“楼昌也是能打的将领。但,他也不足以抗秦。王上莫非忘了,楼缓之事乎?”

    “寡人没忘。”赵王丹想起楼缓曾是祖父之时,得力的悍将之一,因为被李兑等人排挤,最终留在了秦国,处处与赵国作对。赵王丹想了想,又道:“都长君如何。”

    宦者令见赵王丹忘了都长君的身体状况,提醒道:“都长君的身体如何,王上岂能不知。”

    “是啊!都长君老了,精力不济,不能披甲上阵,破阵杀敌。”赵王丹脑海深处将先王留下的战将,想了一遍,皆不能担当大任,叹了一口气,“要是马服君、望诸君在,那该多好啊!”

    宦者令了解赵王丹的性格,想要干大事,但心性不够沉稳,“换将乃军中大忌,王上可要三思而行。燕惠王换将,伐齐形势,逆转。王上,前车之鉴啊!”

    赵王丹心里面也充满矛盾。一时之间,他又没有合适的人,能够取代廉颇。但,廉颇多次抗命,让他脸面扫地。此事,已经闹得君臣皆知。若不处理,如何能够服天下。

    赵王丹见这里没有其他人,语调平和道:“寡人何尝不知,换将是军中大忌。廉颇拒不出战,寡人若不换他,如何服众。”

    宦者令知道赵王丹眼前的局势,是进不得,也不能退。要他放下脸面,纠正自己的错误是不可能的。

    赵王丹痛色道:“莫非赵国,没有人能够取代廉颇。”

    一名宦者跑了进来,行礼道:“王上,大司寇、大司马、楼将军等多位大臣求见。”

    赵王丹正想找他们,没想到他们主动来见,喊道:“请,他们进来。”

    “喏。”宦者躬身退了下去,前去传达赵王丹的旨意。

    不多时,大司寇、大司马、楼缓等数名重臣,走进大殿,行礼道:“臣,参加王上。”

    赵王丹也没更换衣服,端坐在座位上,抬手道:“不用多礼。”

    众人行礼道:“谢,王上。”

    待得朝臣落座之后,赵王丹问道:“你们急着来见寡人,不知是为了何事。”

    大司寇率先道:“王上,臣,得到了一个消息。此事关乎社稷,臣不敢擅自做主。臣与诸位朝臣商议之后,便一起来面见王上。”

    “关乎社稷?”赵王丹问道:“什么消息。”

    大司寇拿出信函,双手高举,向前一送,“臣,不敢说。请,王上过目。”

    宦者令见赵王丹投来一道目光,便上前取过信函,躬身递给了赵王丹。赵王丹接过书信,看着里面的内容,整个人神色大变,“此消息,可当真。”

    大司寇道:“臣虽不知,此事的来源是否属实。但,不会空穴来风。臣认为,我们还是要小心些才是。”

    赵王丹道:“廉颇和蔺相如是先王的左膀右臂。寡人相信他的一片丹心。廉颇是不会卖主求荣,背叛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