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0日,一辆大众轿车兜兜转转的从一座辽西小城出发,经过盘海营,车子终于驶上了去大连的高速。
车上坐着四个人,分别是卢有三、卢有三的父母和卢有三的姐姐。
开车的是卢有三的父亲。据母亲回忆,父亲和自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自己喜欢汽车,当时母亲只是笑,用笑告诉父亲她听懂了。虽然母亲比父亲还大两岁,可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她一出生就在农村,见父亲那年母亲刚刚二十五,还从未走出过老家的一亩三分地,哪儿知道什么是汽车啊。
其实,父亲也有责任。那时,他也不知道什么是汽车,他嘴上说的汽车只是一种区别于火车和牛车的存在。他说的其实是一台拖拉机的发动机。那时父亲二十不到,念完初中就辍学了,不愿种地更不愿养殖干活儿,一心只是吃饱,用父亲自己的话说,当时,只有能吃上,他哪儿都去。生产队的队长是看着爷爷的面子让父亲去生产队看磨面粉用的机器挣公分的。其实所谓磨面粉的机器就是一台拖拉机的发动机,很可能还是一台从报废拖拉机上拆下来的发动机,改造一下用来驱动磨盘磨面粉而已。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句话是真的,前提是你真的认定自己热爱某种东西。卢有三父亲的经历就是活生生的真实案例。
尽管第一次见到母亲他就明确的表达了自己对汽车的热爱,尽管他并不知道汽车不止是一台发动机,但那时,他对汽车热爱的种子就算是埋下了。若干年后,当父亲以及父亲的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随爷爷奶奶一起进城后,父亲更明确的感受到了自己对汽车的热爱,尽管那时的汽车已不是一台磨面用的发动机,而是可以遍地走的吉普车。
说到父亲学汽修机会的由来,其实还有一段发人深省的插曲。爷爷老了,要退休了。按照当时的惯例,老人退休家里的子女是可以接班的。当时爷爷膝下的三儿三女,达到年龄可以接班的只有大姑和父亲,不知道大姑是怎么说动奶奶的,两个人齐心协力的动员爷爷让大姑接班,估计当时家里的气氛已是相当的不和谐,最终爷爷妥协了。填好了要让大姑接班的表格送到了负责退休事宜的经办人手里,经办人看后只问了一句“你没有儿子?”。于是,局势峰回路转,纵使大姑天大的不愿意,父亲还是接了爷爷的班。一个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爷爷是归县委管的,父亲理所当然的就成了县委的工人,父亲的工人生涯从拿着竹制大扫帚扫院子开始。由于父亲对汽车的热爱,也就两三年的时间,父亲竟然神奇的成了县委负责汽修的大工,车子的日常维修保养不提,连自制配件更换这种事父亲都做的出来,一时间春风无二,父亲喝酒的爱好估计就是那时候中午晚上的不休不眠培养的,只可惜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在父亲二十八岁那年,卢有三出生了,不巧母亲前一年下岗,父亲一个月不到四十块的收入是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一家四口人的花销了。于是,父亲做出了自己有生以来最大胆的一个决定——自己出去单干。据说当时爷爷很不赞成父亲的想法,爷爷反对的理由很直白:你没有地。爷爷的表达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版本就是:你没有地,是没有退路的,如果赚不到钱,是会饿死的。尽管爷爷不同意,可父亲还是出去自己单干了,这个决定改变了父亲的一生,也为父亲一生的幸运与不幸奠定了基础,是父亲一生荣耀与苦闷的来源。祸兮福所伏,此言非虚。
父亲没有辞职,只是停薪留职,原本是三年后还要回去上班的,可父亲尽管回去过,却再也没有上过班,再也没有为单位的汽修事业做过贡献。大概十年前,如果你去县委仅仅通过名字找父亲,那么,你找到的会是一个比父亲大了将近二十岁的老头,他顶着父亲的名字在县委大院里浇花,父亲按月付他自己县委工资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三年的停薪留职结束后,虽然父亲没有回去上班,可却开始按月收到来自县委的工资了。可以忽略不计的代价,父亲就维持了自己的自由身。
父亲自己创业,一干就是十几年,从出来自己单干的第二年起,卢有三家里就再也没有缺过钱。后来,父亲把买卖交给了自己的三弟,也就是卢有三的老叔。现在,父亲早已经退休了,退休后还拿着县委给的退休金,五险一金一个不少,只是父亲从未交过一分钱。父亲的存在,可谓一代人自谋出路又有始有终且什么都没耽误的典范,无形中在同时代的创业者头上安了一座不可跨越的山。卢有三始终坚持认为,父亲绝对是一个幸运的人,只是,卢有三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结果是不能论证过程的合理性的,父亲那些年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遭过多少罪又有谁知道呢,付出和回报,又是一个怎样的比例呢,估计父亲自己都说不清。
母亲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手里紧紧的攥着一个兜子。
卢有三知道,母亲紧攥着兜子是因为怕自己晕车。吐得撕心裂肺就算了,耽误行程和进度就不好了,是会被父亲埋怨的。因为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所以要把怀里的兜子攥得很紧。
回顾母亲以往的经历,坐车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老家了,这次是坐车去大连,全程六百多公里的行驶里程是回老家单程的九倍还多。这个里程对她而言,已经明显超越认知了,这对她无疑是一次探险,可她愿意冒险,愿意承受和忍受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不适。
只要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她或许真的什么都愿意做,而这背后的奉献仅仅源自于母亲这个身份。从这一点上说,这样的母亲是伟大的。这份伟大从古至今绵延不绝,这便是传承。文化就是价值观,家庭的壁垒是无法隔断价值观的渗透与感染的。身份,何其重要。
在卢有三的认知里,母亲也不是一个凡人。
母亲打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作为三个亲哥哥的唯一妹妹,母亲小时候也是被认真呵护疼爱过的。
大一些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也亲身经历过早上天不亮就离家去学校的辛苦和每次早上离家,书包里都要带个豆包作午饭,而自己恨不得出了家门就把豆包吃了的吃不饱的生活。
母亲第一次坐火车进城就是去成亲的,是的,是成亲而不是相亲。卢有三是在某年过年的时候听别人说的,当时母亲也在场,而且是笑着的,所以卢有三认为别人口中母亲关于第一次进城就成亲的说法是可信的。
可以想见,母亲在老家梳洗打扮完毕,出门坐上牛车,坐到火车站,下了牛车又上火车,下了火车就直接洞房。这段经历以卢有三的认知,即便是现在,也过于传奇。时势造英雄,此言非虚。
母亲跟着父亲确实是过了几年苦日子的,穷嘛,钱不够花。
没有房子就出去租房子,正月里看着房檐上滴水的冰溜子,即便是屋内也不暖和,可就这样的房子也都不是自己的,房租还常常不能做到按时支付,幸好那个时候没有押一付三、押一交半年、押一交全年这些说法,否则,父母就只能带着姐姐睡马路了。没有房子,没有归属感啊。
车上坐着四个人,分别是卢有三、卢有三的父母和卢有三的姐姐。
开车的是卢有三的父亲。据母亲回忆,父亲和自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自己喜欢汽车,当时母亲只是笑,用笑告诉父亲她听懂了。虽然母亲比父亲还大两岁,可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她一出生就在农村,见父亲那年母亲刚刚二十五,还从未走出过老家的一亩三分地,哪儿知道什么是汽车啊。
其实,父亲也有责任。那时,他也不知道什么是汽车,他嘴上说的汽车只是一种区别于火车和牛车的存在。他说的其实是一台拖拉机的发动机。那时父亲二十不到,念完初中就辍学了,不愿种地更不愿养殖干活儿,一心只是吃饱,用父亲自己的话说,当时,只有能吃上,他哪儿都去。生产队的队长是看着爷爷的面子让父亲去生产队看磨面粉用的机器挣公分的。其实所谓磨面粉的机器就是一台拖拉机的发动机,很可能还是一台从报废拖拉机上拆下来的发动机,改造一下用来驱动磨盘磨面粉而已。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句话是真的,前提是你真的认定自己热爱某种东西。卢有三父亲的经历就是活生生的真实案例。
尽管第一次见到母亲他就明确的表达了自己对汽车的热爱,尽管他并不知道汽车不止是一台发动机,但那时,他对汽车热爱的种子就算是埋下了。若干年后,当父亲以及父亲的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随爷爷奶奶一起进城后,父亲更明确的感受到了自己对汽车的热爱,尽管那时的汽车已不是一台磨面用的发动机,而是可以遍地走的吉普车。
说到父亲学汽修机会的由来,其实还有一段发人深省的插曲。爷爷老了,要退休了。按照当时的惯例,老人退休家里的子女是可以接班的。当时爷爷膝下的三儿三女,达到年龄可以接班的只有大姑和父亲,不知道大姑是怎么说动奶奶的,两个人齐心协力的动员爷爷让大姑接班,估计当时家里的气氛已是相当的不和谐,最终爷爷妥协了。填好了要让大姑接班的表格送到了负责退休事宜的经办人手里,经办人看后只问了一句“你没有儿子?”。于是,局势峰回路转,纵使大姑天大的不愿意,父亲还是接了爷爷的班。一个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爷爷是归县委管的,父亲理所当然的就成了县委的工人,父亲的工人生涯从拿着竹制大扫帚扫院子开始。由于父亲对汽车的热爱,也就两三年的时间,父亲竟然神奇的成了县委负责汽修的大工,车子的日常维修保养不提,连自制配件更换这种事父亲都做的出来,一时间春风无二,父亲喝酒的爱好估计就是那时候中午晚上的不休不眠培养的,只可惜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在父亲二十八岁那年,卢有三出生了,不巧母亲前一年下岗,父亲一个月不到四十块的收入是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一家四口人的花销了。于是,父亲做出了自己有生以来最大胆的一个决定——自己出去单干。据说当时爷爷很不赞成父亲的想法,爷爷反对的理由很直白:你没有地。爷爷的表达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版本就是:你没有地,是没有退路的,如果赚不到钱,是会饿死的。尽管爷爷不同意,可父亲还是出去自己单干了,这个决定改变了父亲的一生,也为父亲一生的幸运与不幸奠定了基础,是父亲一生荣耀与苦闷的来源。祸兮福所伏,此言非虚。
父亲没有辞职,只是停薪留职,原本是三年后还要回去上班的,可父亲尽管回去过,却再也没有上过班,再也没有为单位的汽修事业做过贡献。大概十年前,如果你去县委仅仅通过名字找父亲,那么,你找到的会是一个比父亲大了将近二十岁的老头,他顶着父亲的名字在县委大院里浇花,父亲按月付他自己县委工资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三年的停薪留职结束后,虽然父亲没有回去上班,可却开始按月收到来自县委的工资了。可以忽略不计的代价,父亲就维持了自己的自由身。
父亲自己创业,一干就是十几年,从出来自己单干的第二年起,卢有三家里就再也没有缺过钱。后来,父亲把买卖交给了自己的三弟,也就是卢有三的老叔。现在,父亲早已经退休了,退休后还拿着县委给的退休金,五险一金一个不少,只是父亲从未交过一分钱。父亲的存在,可谓一代人自谋出路又有始有终且什么都没耽误的典范,无形中在同时代的创业者头上安了一座不可跨越的山。卢有三始终坚持认为,父亲绝对是一个幸运的人,只是,卢有三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结果是不能论证过程的合理性的,父亲那些年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遭过多少罪又有谁知道呢,付出和回报,又是一个怎样的比例呢,估计父亲自己都说不清。
母亲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手里紧紧的攥着一个兜子。
卢有三知道,母亲紧攥着兜子是因为怕自己晕车。吐得撕心裂肺就算了,耽误行程和进度就不好了,是会被父亲埋怨的。因为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所以要把怀里的兜子攥得很紧。
回顾母亲以往的经历,坐车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老家了,这次是坐车去大连,全程六百多公里的行驶里程是回老家单程的九倍还多。这个里程对她而言,已经明显超越认知了,这对她无疑是一次探险,可她愿意冒险,愿意承受和忍受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不适。
只要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她或许真的什么都愿意做,而这背后的奉献仅仅源自于母亲这个身份。从这一点上说,这样的母亲是伟大的。这份伟大从古至今绵延不绝,这便是传承。文化就是价值观,家庭的壁垒是无法隔断价值观的渗透与感染的。身份,何其重要。
在卢有三的认知里,母亲也不是一个凡人。
母亲打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作为三个亲哥哥的唯一妹妹,母亲小时候也是被认真呵护疼爱过的。
大一些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也亲身经历过早上天不亮就离家去学校的辛苦和每次早上离家,书包里都要带个豆包作午饭,而自己恨不得出了家门就把豆包吃了的吃不饱的生活。
母亲第一次坐火车进城就是去成亲的,是的,是成亲而不是相亲。卢有三是在某年过年的时候听别人说的,当时母亲也在场,而且是笑着的,所以卢有三认为别人口中母亲关于第一次进城就成亲的说法是可信的。
可以想见,母亲在老家梳洗打扮完毕,出门坐上牛车,坐到火车站,下了牛车又上火车,下了火车就直接洞房。这段经历以卢有三的认知,即便是现在,也过于传奇。时势造英雄,此言非虚。
母亲跟着父亲确实是过了几年苦日子的,穷嘛,钱不够花。
没有房子就出去租房子,正月里看着房檐上滴水的冰溜子,即便是屋内也不暖和,可就这样的房子也都不是自己的,房租还常常不能做到按时支付,幸好那个时候没有押一付三、押一交半年、押一交全年这些说法,否则,父母就只能带着姐姐睡马路了。没有房子,没有归属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