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刻的建业城中,吴国朝廷上下对魏国水军的到来却丝毫无人在意,或许他们早就听说过了魏国水军的事,一群没有胆子的窝囊废,只会爬在岸边走,只如同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这样的水军,又有什么让人惧怕得呢?

    至于让丁奉一直忧心冲冲的那块阵地,吴国人似乎也看得习以为常了,许多人认,那不过是曹亮在故弄玄虚而已,如果曹亮真有什么厉害的手段,恐怕早就使出来了,又何必会拖到此时呢?

    所以,吴国上下在忐忑了一阵之后,也就慢慢地放下了心,有这道长江天险,有着强大的水军,吴人还有什么好担心害怕的?

    就连吴主孙休此刻也平静了许多,自从除掉了权臣孙綝之后,孙休还没有好好地放松一下呢,魏军兵临城下,孙休是寝食难安,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军始终没有什么动作,雷声大雨点小,孙休也逐渐地对这种对峙的状况习以为常了。

    甚至有许多吴人都嘲笑起魏军来,称魏国的水军乃是龟军,从濡须口到西江口,区区几百里的路,居然走了二十多天,这跟乌龟爬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水军,驶到长江来,纯粹是丢人现眼的。

    和吴军的松懈不同,北岸的魏军此刻已经进入到了紧锣密鼓的最后布署之中,王濬的水军船队的到来,等于是将曹亮的战略拼图最后一块给拼上了,渡江作战也正式地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魏军渡江作战方案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了,而是真真正正地摆在了诸将士的面前。

    这次的伐吴之战,不再是以前那种小打小闹的格局了,而是真正的灭国之战,魏军诸将等这一天已经是等了很久,现在终于要开战了,他们的兴奋之情自然是溢于言表的。

    随着天下的渐趋一统,接下来能打得仗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如果不能在仅剩的这几次战役之中捞够功勋的话,以后再想建功立功,就没有多少的机会了。

    所以,魏军诸将都暗暗地憋着一口气呢,他们后半辈子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就指望着这为数不多的战争机会了,现在不拼,更待何时?

    为了这次的伐吴大计,曹亮总共调动了中军团五个营八万人,右军团两个营三万人,水军七万五千人,各州郡抽调来的守备军四万人,再加荆州那边打策应的右军团三个营五万人,合计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七万人,这恐怕是曹亮自领军出战并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了。

    调动如此庞大的兵马,也足见曹亮的吞吴决心,此役要么不打,要打的话,一定要打出一个结果来。

    而吴国的军队在经历了淮南大败之后,元气大伤,尽管这一年多来也恢复了一些,但大量的新兵涌入军营,对吴军原本就不强的战斗力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影响。

    当然,吴军也不可能指望陆战的力量,别说魏军兵多将广,就算是同等的兵力对战,吴军都没有任何的赢面,他们所唯一能倚仗的,只有长江防线了,如果长江防线一旦失守的话,吴国几乎很快就会全面崩溃。

    但吴国上下,此刻全然没有半点的忧患意识,因为他们都相信,有这么一道长江防线,吴国便可以高枕无忧了,魏军那怕再兵强马壮,再人多势众,只要他们无法逾越长江,一切就都是枉然。

    曹亮已经将总攻的日期,定在了腊月二十三,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个新年他们就准备在建业城过了。

    当然这个总攻的日期是魏军的最高机密,到目前为止,也只传达到了营一级将领那儿,这完全是基于保密的需要,不能让吴国有针对性的防备。

    西江口的魏军,已经是悬在吴国头上的一把刀了,也许最初的时候吴国上下都会比较紧张,因为他们时刻会担心这把刀落下来,但时间久了以来,就麻木了,对潜在的危险也往往是视而不见。

    曹亮就是要抓住吴人松懈的时候,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只要突破了长江防线,也就彻底地突破了吴人的心理防线,灭吴国那不过是弹指挥间的事。

    总攻日期一确定,魏军各部也就进入到了最后的备战之中,曹亮召集魏军营以上的将领议事,也最终敲定了渡江作战的终极方案。

    巨型投石车方阵的二百辆投石车已经全部就位,并完成了试射,已经处于了待命状态,只需一声令下,即可投石发射。

    投石车阵的攻击目标自然是吴国的水军,一旦魏军开始渡江,吴国的水军势必将会来拦截,这个时候就需要投石车大展神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