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为何会在这岛上种水稻?”想到来岛以后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饭食,李复珪半是认真半是调侃道,“难道是想吃米饭?”

    “那当然是想的,天天吃椰子海鲜真是受不了哇。不过我在这岛上种水稻还不真不全是为了吃。”

    “那是为何?”

    “这边气候不像中原,一年四季气候都十分湿热,水稻这种作物在这边生长很快,一年两熟只是寻常,不少地方一年甚至可以达到三熟。李兄你可知农人用于播种的种子从何而来?”

    “如果我没记错,应当是从当年产出的粮食中剩下来。”

    “没错,农人们一般会从当年产的粮食里挑出颗粒饱满又无虫害的粮食作为下一年的种子。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地选育良种的过程,就像长得好看的父母也更可能生下长得好看的孩子,挑选更好的种子可能会获得更高的粮食产量。”

    李复珪闻弦歌而知雅意:“你是想在这里选育良种?”

    李复归点了点头:“育种除了可以筛选高产量的稻种,还可以筛选出其他耐旱防虫的品种在其他地方推广。水稻在这里一年三熟,其他地方需要三年才能收获的良种在这里可能一年就能拿到,能够大大缩短育种的周期。”

    李复珪眸光一闪:“若真能如你所说育得良种,李兄将来日进斗金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了。”

    李复归笑了笑:“封侯拜相是没敢想的。大胤战乱多年,今上虽然轻徭薄赋,然而我一路上京游历过来,发现百姓依然过得很苦。一个五口之家,耕田百亩,也不过是勉强糊口,若是遇上天灾人祸,无人救济,便要落到卖儿鬻女的地步。我便想着若是能帮百姓多产出一些粮食,他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一点。”

    “李兄有大志向!”李复珪赞道。

    李复归听出李复珪话里的认真,倒有些心虚。他并不觉得自己这个愿望有什么了不起,他相信每一个接受过现代文明教育且有同理心的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怎么可能面对自己的同胞饱受苦难却无动于衷呢。

    “若是有天能离开这座岛,李兄可愿随我一道去交州?”

    李复归听出了李复珪话中的延揽之意,觉得他和李复珪之间真是充满了孽缘。他之前的确是打算去交州没错,但是他可从来没想过和李复珪一起。过去没想过,现在也没有。

    不过说起来李复珪堂堂天潢贵胄,不好好呆在京都当王爷怎么和他一样流落到这鸟不拉屎的地界来了?竟然还要去交州,难不成是和太子掰手腕失败了?

    李复归不由试探道:“我去交州是为了选育良种,阿璋你去交州又是为何?”

    “家里在交州有些生意往来,派我前去打理。”

    李复归:“……”四海之内,莫非王土,李复珪说家里在交州有生意还真不能算是撒谎。

    “李兄你选育良种,想必最终还是为了推广种植,获得更多的粮食。桂州多山地,能用来种植水稻的地方少,安南扈州气候好像只有临近交州的地界才气温颇高,其他地方不知道是否能满足李兄所说的一年三熟的条件。只有交州,全境气候湿热,而且适于耕种的土地也很多,我觉得在这里育种乃至推广应该更为适宜。”

    “而且交州有天然形成的深港,便于船只停靠,虽然同陆地隔了鱼跃海峡,然而若有大船,运送粮食只会比陆运更为便宜。”

    完全无法反驳,毕竟这些都是李复归之前考虑过的因素。然而人生多孽缘,千里之外都能遇上,这要是以后常来常往,难保不掉马甲呀。

    “海上多风浪,虽然这次侥幸逃过,我却是有些怕了。”李复归作出一副后怕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