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有本事,至少武艺还有带兵作战,那都比刘邦强,可他用人不行,所以就不用多说了。而马超很清楚,自己儿子在这个上面,做得很好,其实自己也就放心多了,这个确实如此。如果说你连这个都做不好的话,至少他这个当父亲的,那还是有很大的担心的,毕竟这个可以说是直接就影响到大局啊。你不懂不会去收买人,那么谁给你做事儿?你不能用人,

    那么大材小用了,这往小了说,最多就是不能人尽其才,可要往大了说,就能因为这么一个事儿,让很多人就对你不满,很正常。那么小材大用了,像诸葛亮用马谡那样儿,那可就真要出大事儿了,这个就更不用多说了,没准就一步成千古恨,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

    么人去,那就得那样儿,要是错了,那就真可能就出大事儿啊,出了大事儿,那最后真就是后悔也晚了。就说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就一点儿不后悔用他吗?想想怎么都有后悔的地方吧,还来个挥泪斩马谡,这军法比什么都大,你别说是马谡了,你就马王爷也不好使啊。

    这个还真是,马王爷犯事儿也得是被处罚,这个没什么说的,更何况是他马谡了,真是。所以说这个用人是相当重要了,在演义里,都说了,刘备当初就说马谡不能重用,和诸葛亮说得挺清楚,“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不过诸葛亮应该是没听进去,等斩了马谡,他是想了,这当初自己主公还有这么样儿的话,一看,确实没错。所以这个其实也是说明点儿问

    题,至少刘备是很有眼光的,这个比诸葛亮强。要说诸葛亮看人还是不如刘备,最简单,他说魏延有什么反骨,可说实话,魏延到底什么样儿,刘备还能不知道?他既然是放心用了,也算是重用,那么就不会说觉得其人能一下反叛什么的。至于说最后魏延那样儿,怎么看怎

    么都和诸葛亮有很大关系,最基本一点,诸葛亮多少还是看不上他。要说魏延当初说兵出子午谷,这个不管最后成败,诸葛亮是连一万人马都舍不得,这个一点儿不假。如果说换成是刘备呢,这个就不一定是什么样儿了,至于说刘备能听诸葛亮的?那还真不是,历史可不

    是那样儿的。所以说诸葛亮在识人之明上,他还是不如刘备的,这个真是。反正就算是没有诸葛亮,可刘备活着的话,试问魏延会反叛吗?会带兵那样儿吗?是,诸葛亮活着,他是没有,可不代表说诸葛亮死了,他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应该说之后和杨仪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个看看三国历史,反正魏延和杨仪从来都是不和,诸葛亮在的话,还能起到调节作用,

    至少还不至于说出什么大事儿。可他一死,那就谁都控制不了了,就真是出事儿了。就说诸葛亮本人,他也不是想不到,所以说也是留下了后手,而且不得不说,比起魏延来,他是看不上对方不假,可却是看重杨仪,这个一点儿没错。其实不管是魏延还是说杨仪,对蜀国

    来说,那都是很需要的人才,可惜最后魏延是让马岱给咔嚓了,这直接就让蜀国少了个大将,这个一点儿不假。所以说最后都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么个尴尬的局面。廖化本事还可以,可他最多也就是个二流,还真当不了大将,所以说蜀国都没人了,只能说是让其人来代替一下大将的位置,要不然的话,找谁啊?这个也算是矬子了拔大个儿了,

    这也真是。所以说这个也不得不承认,少了个魏延,其实还是影响不小的,直接就是让蜀国的实力下降了,这个肯定是啊。本来这他们的实力和势力都是不如魏国,结果这么一来,那就更是如此,可一点儿都没错啊。当然了,最大的原因,其实还得说是诸葛亮身死,别管历史上其人肯定是没演义里那么强,可也不是什么弱者,这个还真是不错。至少其人内政上

    面,搞个发明什么的,在三国时代,那还是首屈一指的。带兵作战的话,虽说超过孔明的也是有不少,但是在三国那个时期,诸葛亮还是能排上号的。可以说那个时候有诸葛亮在的蜀国和没有他在的,那分明就是两样儿,这个你怎么看怎么是。而如今来看,诸葛亮算是累

    死在了自己的岗位上,也对得起他虽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就是如此啊。诸葛亮一辈子都为了自己主公为了汉室,这确确实实是尽了自己的力了。刘备对他有知遇之恩,孔明是想着怎么都是报答自己主公和汉室,结果这最后是累出病来了,确实是无力回天啊。

    没办法,这个实力的差距,哪怕是他们加上孙权,也一样儿是干不过北方。所以说最后一统的是北方,而不是蜀吴,这个一点儿不错。司马氏的话,那是靠着曹魏,曹家的家底儿,最后才一统天下,三分归晋的。这个也是没错,如果说没有曹魏那家底儿的话,司马氏再想一统天下,那时间就又得长了。这个确实,拼的就是实力,谁人多,最后谁就能获得最后的

    胜利,而北方一统天下,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个最后发展到那种情况,确实是很正常,至于说之后被异族所乘,这个有没有办法,谁让汉人少了那么多,这整个一三国时期,一下少了多少人?这个真没有办法,乱世就这样儿,没有说到了乱世,人口还增加了,那不开玩

    笑吗。而人口急剧减少,那是正常的,不过就是多少的问题,就是如此。三国时期是少了太多,这个也没办法,多少年,那就是几方在打,所以说要人能多了才怪呢,那不可能。和平时期人口才能增加,乱世的话,那就等着减少吧,不过就是多少,少的话还好,多了那就

    要完。对此,马超算是很清楚,这之的事儿,和汉人没多少,那是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不得不说,就前面一个三国时期,那死了多少人?反正太多太多了,这个肯定没错。确实,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那就没有之后异族那些事儿了。马超不是说汉人就一定比异族厉害,可有一点一直都不错,就是汉人从来都是比异族人多,可那时候人一下少了那么多,可以说直

    接就给了异族机会,大机会啊。确实,在人还多的时候,异族还没那样儿不是,可人一少了,到了一定程度,异族就都来了,这就是噩梦啊,汉人的噩梦。所以说马超这个时候他也是,一直都在致力于增加人口上面,这个一直都是马超在做的,不过效果还没那么明显罢了。

    当然了,他相信,这才十几年二十年,年头儿还不久,等四五十年,你再看,肯定和现在不一样儿了。而且那个时候马超也相信,己方是早已一统了天下,所以说有什么都能很好去实施,没那么多掣肘,这个肯定是。就像现在,己方的政策什么的,那也只能是在己方的地盘儿上事实,曹操和孙策那儿,那就想都不要想了,根本就没可能啊,所以说这个也是一大

    阻力,真是。这毕竟己方还没一统天下呢,这个肯定不行啊,马超倒是想,可曹操孙策那儿根本不会同意,实施不了,这个必然。实施的都是他们自己的,而不会是你凉州军的就对了。这个肯定是,所以说马超也是不多想,没什么用,这等己方一统了天下,这个事儿也就都解决好了,真是。其他的,如今还是“走一步,看一步”,也就是如此。真是,现在只能

    是己方地盘儿上实施,那么以后呢,己方地盘儿大了,或者说最后一统天下了,那就不用多说了。而如今的话,马超自然也是知道,真就“任重而道远”啊,一点儿不假。想让己方政策在全大汉都实施,那就得是等一统了天下,之后才可能,别的,那就没可能了。至少如

    今是不行啊,真的,他是很清楚。所以说以后必然是要赶紧是一统了才行,这个也算是好处更多,越早是越有好处,马超确实一清二楚。可这个事儿也不是说自己想想就行,真心是没那么简单。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想着一统,但是最后胜的那一方,却只有一个,唯一一个。

    不是己方就是兖州军了,反正己方的话,几率是能大不少,就是如此。孙策江东军是早出局了,他们要是能夺天下,那得出多大的意外?己方和兖州军能让吗,真是,没什么大希望啊。真是,自己和曹操,那是要争夺天下的,孙策只是不让他们江东军被己方灭了,必须要抱紧曹操兖州军的大腿,那是一点儿没错的。而曹操兖州军也是需要和他们的联合,一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