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梁氏的,两个梁氏的,三个,四个……梁氏的人被安排进了各种职位,虽然都算不上是高等的职位,但梁敖心里明白,这些家族的人都不是什么能人,甚至是相当平庸无能的,只是他迫于家老压力,无奈安插的人罢了。待到他地位稳固,这些人也会逐步被换下去,换成有能力的人。
梁敖并非是想要坐拥天下,而是真的想要大汉恢复汉武,再不济也得是建武时的辉煌的,在外戚中也实属异类。
他既是世所罕见的良臣,也是遭人非议的外戚集团掌权者;既是仁义礼智信全占的贤人,又是妻妾成群还时常出入章台汉代洛阳的青楼一条街的登徒浪子。不过正因为他有缺点,人们才不怕他和篡汉的王莽一样。他算不上伪君子,因为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野心展露出来了。
待到奖赏完毕,登基大典也接近尾声,接下来刘熠公布了年号——建和,顺便颁布了接下来的政策,总结下来就是休养生息那一套,但和建武中兴时期又不太一样,刘熠横竖看不出梁敖实施这些举措到底想干什么,但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害大汉的样子。
等政令什么的都公布完之后,在一声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中,刘熠下诏开始宴会。群臣很快就入座完毕,坐前的几案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吃食以及光是闻味道就让人沉醉的佳醴,崇德殿内也开始了各种表演。有风姿绰约的舞女,有绕梁三日的音乐,有令人捧腹的俳优等等,整个大殿好不热闹。
然而刘熠却无心关注这些,倒不如说他本就对这些表演兴致缺缺,他只是默默的吃着膳食环视群臣。
大殿里的人有很多,不少都欢快的喝酒聊天,仿佛丝毫没有因为前些年的政局动荡而噤若寒蝉,或者说这群人其实根本就是梁氏这一派的,这登基大典俨然成为了他们士族的庆功宴。
至于皇帝的心思到底什么样,有些人是真没想到,有些人是不在乎,在他们眼中真正话事的是太傅和皇太后。但终究还是有人看得出刘熠的无味,那人正是杨皇太后和梁敖。
皇太后作为刘熠的母亲,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的脾性呢;而梁敖除了是在这个席上距离他最近的人之一,也是位极人臣的人精,亦是教导刘熠帝王之术的太傅,刘熠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脱他的眼睛。
“要是你想离席的话,那就走吧,去侧殿等我一会,还有事和你相商。”梁敖转过头来和刘熠说道。因为汉朝的君臣并不像明清那会的等级差距巨大,所以实际上刘熠坐的位置在高度上和群臣都是持平的,这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比较方便。又因为他们三人离群臣有些距离,在刻意压低声音的情况下,下面的人是听不到他们交流的。
刘熠怔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说:“不必了,到时候一起去也无妨。”在以前,他一般不会反对梁敖的意见,毕竟自他出宫后第一眼见到梁敖开始,他就教授自己各种技能,刘熠也以师看待梁敖,从来不违背他的意愿。
然而他现在已经坐上了皇位,虽然没有实权,但皇位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东西,他会不断的诱惑别人登上去,然后被他改变。刘熠也变得比以前更强硬了。
梁敖点了点头,也没说话。
这时杨衾却掩嘴笑道“既然阿熠不走的话,哀家就先走一步了”说罢,唤来两位女官,让她们仔细地扶着以后站起身来。杨衾在14岁时便进宫,15岁就生了刘熠,眼下也不过只是32岁,在先帝还未驾崩的最后几年,杨衾是先帝最喜爱的妃子,在士族的助力下还让杨衾夺得后位。此时,她也仍然看起来如同桃李年华般明艳动人。
“母后慢走,莫让询儿再着凉了。”刘询就是前文所说的刘熠的弟弟,照理来说皇帝的兄弟都是要分封出去的,但刘询仍与杨衾一起住在永安宫,这两日刘询刚好感了风寒,便没出席登基大典。
说起来也是,刘询和先帝一样,都继承了刘家体弱的毛病,却也继承了梁衾的美貌。还是三天两头得病,这也让杨衾很是烦恼,想让刘询多动动他却不肯,看来是打算把病美男这个人设走到底。
刘熠年幼时身体也不太好,自小离宫之后,跟着梁敖学了多年骑射,身子倒是壮硕些了,再长大些之后,刘熠的身体越来越好,再也不见年幼时病弱的样子。
杨衾依旧是微笑点头,她与刘熠近几年的话算不上不多,母子之间的感情逐渐淡去。
朝堂上的大臣们仍然喜笑颜开,更有甚者也随着编钟手舞足蹈起来。这在汉朝倒也常见,连帝王都与大臣平起平坐,可见朝堂并非一个很压抑的地方。有时意见不合甚至当庭互骂的事都常有发生。
过了半晌左丞快步上前向刘熠拜了个礼,刘熠示意其平身,左丞便在梁敖和梁衾几案中间退两步的地方跪坐下来,说到:“老臣先前听闻陛下所定国事,无不认同,但立后一事还请陛下三思。无后则不立,无后则国不固也。”意思是来催婚了,说来也是奇,刘熠分明是皇子,却到17岁还未经人事,更别提皇后和立太子了。
“此事就不劳左丞忧心了,太子的人选我已经确定。”梁敖的手指在他的几案上写下“询”这个字。左丞活了这么久能位极人臣那肯定也是个人精,要是他真的老眼昏花到看不清梁敖写的字,那他还不如趁早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还能保全晚节。
左丞的脑子也是转得飞快,弟从兄志正是宗法所允许的,既然梁敖暂时不愿公布出来肯定有他的理由,他也是对这个年轻人的才干心悦诚服或者说不得不服的,于是没有多言,说了句失礼便撤退了。
梁敖并非是想要坐拥天下,而是真的想要大汉恢复汉武,再不济也得是建武时的辉煌的,在外戚中也实属异类。
他既是世所罕见的良臣,也是遭人非议的外戚集团掌权者;既是仁义礼智信全占的贤人,又是妻妾成群还时常出入章台汉代洛阳的青楼一条街的登徒浪子。不过正因为他有缺点,人们才不怕他和篡汉的王莽一样。他算不上伪君子,因为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野心展露出来了。
待到奖赏完毕,登基大典也接近尾声,接下来刘熠公布了年号——建和,顺便颁布了接下来的政策,总结下来就是休养生息那一套,但和建武中兴时期又不太一样,刘熠横竖看不出梁敖实施这些举措到底想干什么,但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害大汉的样子。
等政令什么的都公布完之后,在一声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中,刘熠下诏开始宴会。群臣很快就入座完毕,坐前的几案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吃食以及光是闻味道就让人沉醉的佳醴,崇德殿内也开始了各种表演。有风姿绰约的舞女,有绕梁三日的音乐,有令人捧腹的俳优等等,整个大殿好不热闹。
然而刘熠却无心关注这些,倒不如说他本就对这些表演兴致缺缺,他只是默默的吃着膳食环视群臣。
大殿里的人有很多,不少都欢快的喝酒聊天,仿佛丝毫没有因为前些年的政局动荡而噤若寒蝉,或者说这群人其实根本就是梁氏这一派的,这登基大典俨然成为了他们士族的庆功宴。
至于皇帝的心思到底什么样,有些人是真没想到,有些人是不在乎,在他们眼中真正话事的是太傅和皇太后。但终究还是有人看得出刘熠的无味,那人正是杨皇太后和梁敖。
皇太后作为刘熠的母亲,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的脾性呢;而梁敖除了是在这个席上距离他最近的人之一,也是位极人臣的人精,亦是教导刘熠帝王之术的太傅,刘熠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脱他的眼睛。
“要是你想离席的话,那就走吧,去侧殿等我一会,还有事和你相商。”梁敖转过头来和刘熠说道。因为汉朝的君臣并不像明清那会的等级差距巨大,所以实际上刘熠坐的位置在高度上和群臣都是持平的,这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比较方便。又因为他们三人离群臣有些距离,在刻意压低声音的情况下,下面的人是听不到他们交流的。
刘熠怔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说:“不必了,到时候一起去也无妨。”在以前,他一般不会反对梁敖的意见,毕竟自他出宫后第一眼见到梁敖开始,他就教授自己各种技能,刘熠也以师看待梁敖,从来不违背他的意愿。
然而他现在已经坐上了皇位,虽然没有实权,但皇位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东西,他会不断的诱惑别人登上去,然后被他改变。刘熠也变得比以前更强硬了。
梁敖点了点头,也没说话。
这时杨衾却掩嘴笑道“既然阿熠不走的话,哀家就先走一步了”说罢,唤来两位女官,让她们仔细地扶着以后站起身来。杨衾在14岁时便进宫,15岁就生了刘熠,眼下也不过只是32岁,在先帝还未驾崩的最后几年,杨衾是先帝最喜爱的妃子,在士族的助力下还让杨衾夺得后位。此时,她也仍然看起来如同桃李年华般明艳动人。
“母后慢走,莫让询儿再着凉了。”刘询就是前文所说的刘熠的弟弟,照理来说皇帝的兄弟都是要分封出去的,但刘询仍与杨衾一起住在永安宫,这两日刘询刚好感了风寒,便没出席登基大典。
说起来也是,刘询和先帝一样,都继承了刘家体弱的毛病,却也继承了梁衾的美貌。还是三天两头得病,这也让杨衾很是烦恼,想让刘询多动动他却不肯,看来是打算把病美男这个人设走到底。
刘熠年幼时身体也不太好,自小离宫之后,跟着梁敖学了多年骑射,身子倒是壮硕些了,再长大些之后,刘熠的身体越来越好,再也不见年幼时病弱的样子。
杨衾依旧是微笑点头,她与刘熠近几年的话算不上不多,母子之间的感情逐渐淡去。
朝堂上的大臣们仍然喜笑颜开,更有甚者也随着编钟手舞足蹈起来。这在汉朝倒也常见,连帝王都与大臣平起平坐,可见朝堂并非一个很压抑的地方。有时意见不合甚至当庭互骂的事都常有发生。
过了半晌左丞快步上前向刘熠拜了个礼,刘熠示意其平身,左丞便在梁敖和梁衾几案中间退两步的地方跪坐下来,说到:“老臣先前听闻陛下所定国事,无不认同,但立后一事还请陛下三思。无后则不立,无后则国不固也。”意思是来催婚了,说来也是奇,刘熠分明是皇子,却到17岁还未经人事,更别提皇后和立太子了。
“此事就不劳左丞忧心了,太子的人选我已经确定。”梁敖的手指在他的几案上写下“询”这个字。左丞活了这么久能位极人臣那肯定也是个人精,要是他真的老眼昏花到看不清梁敖写的字,那他还不如趁早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还能保全晚节。
左丞的脑子也是转得飞快,弟从兄志正是宗法所允许的,既然梁敖暂时不愿公布出来肯定有他的理由,他也是对这个年轻人的才干心悦诚服或者说不得不服的,于是没有多言,说了句失礼便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