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杨婵这边,王旭早就知道,她没有证道金仙的潜力,想怎么玩随她去好了。

    有他作为靠山,杨婵的未来或许会有波折,可波折再大,结局终究是圆满的,她的努力与否,在王旭眼中并不重要,区别只是多操心与少操心的问题。

    玉泉山上,两个眼界低的小人物明争暗斗,经营着自己的小势力,并且乐此不彼。

    王旭好似局外人一样,冷眼看着这一切,任由时间匆匆而过。

    一转眼,又是几个月。

    这一天,王旭在玉泉山上,已经待满九个月之久。

    按照之前的说法,玉鼎真人也要收他为徒,传授他梦寐以求的八九玄功了。

    咚、咚、咚...

    一大早,古钟十二连响,预示着今天的不平静。

    王旭沐浴更衣,今天将是他被玉鼎真人,正式收入门墙,成为道教三代首徒,阐教二代首徒的日子。

    “师兄,老爷叫你去讲法台。”

    王旭刚刚沐浴完毕,门外便有童子来报。

    他轻轻点头,正了正衣冠,低语道:“前面带路...”

    仙鹤道童走在前面引路,王旭虎虎生风的跟在后面,一路往讲法台而去。

    讲法台,便是平日里众位记名弟子,用来参悟星辰图的地方。

    从根本上来讲,眼下的道教还未昌盛,二代弟子门下的三代弟子们,不过大猫小猫三两只。

    如果到鼎盛时期,发展出四代,五代,乃至六代,七代,八代弟子。

    讲法台重地,恐怕早已人满为患,非核心嫡传都不会开放,记名弟子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眼下,讲法台的重要性,还未在众人心中凸显,是个人就能上去坐一坐。

    结果,越容易得到的,越不会被人珍惜,这些人不珍惜这个机会,反而忙着拉帮结派,你说可笑不可笑。

    “师兄,讲法台到了。”

    弟子不多,尚未扩建的玉泉山并不大,只走了一小会,王旭便来到了讲法台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