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她忙着画那首饰图样时,都不禁莞尔,难道这丫头,还指着人家拿二十贯,来换她这薄薄的一张图样儿?
不过看在她在兴头上,也不忍打击她,反正她年龄还小,也做不了什么事儿,便也随她去了。
八娘用了五六天的时间,才把宝钗黛玉和凤姐三人的几套头饰一一画出,并小晾干收好,她估摸,再过两月,那武三娘定会前来寻她。
那日九郎和觉郎正在父亲书房中读书,七娘帮着朱氏洗衣做饭,八娘自带着十妹和簧儿在后园子里玩儿,就见七娘匆匆赶了过来:“簧儿,快随七姑去前院,你爹娘回来了。”
朱氏念叨了几天,总算是回来了,八娘就搀了十妹和簧儿:“走,我们去看看簧儿他娘,都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
簧儿一听说爹娘回来了,哪里还耐烦被她搀着,挣脱了八娘的手,早撒开了他的小肥腿,穿过后院的角门,往前院跑去,害得七娘一劲儿在后面喊:“簧儿,小心些儿,可别摔着了。”
到了前院,就见觉儿和九郎都在帮着搬东西。
八娘上前行了礼。一家人便坐到正屋里说话,曾不疑笑问:“这一路,可辛苦了吧?你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算日子早该回来了,正担心着是不是遇着什么事耽搁了。”
大嫂吴氏二十六七岁,长的极是端丽,性格也温柔可亲,见老公公问话,忙从椅上起身,福了福才坐下回话:“回公爹的话,原也该早回来的,只因老祖母寿辰时高兴,结果累坏了身体病了几日,儿媳心中挂念,便多留了几日,刚好族中兄弟见了大郎,话说的投机,硬留了我们住些日子,这才回来的迟了,没有使人家来告知两老一声,是我们的不对。”
曾不疑和朱氏一听那老寿星病了,忙问:“亲家老太太的病现在可好了?”
吴氏笑道:“父亲母亲不必担心,已大好了,这不,儿媳回来时,还特地准备了好些土仪,让儿媳送回来给二老。”
吴氏娘家颇为富裕,她虽是二房的女儿,可未出阁时,深得老太太喜爱,嫁的曾家如今虽然落迫了,但在仕林中声名颇丰,夫君又是个能说会道的,老太太十分满意。
朱氏便道:“让老太太破费了,我因身子日渐沉了,不宜出行,未能给你娘家的老太太亲自去拜大寿,实在是对不住你。”
吴氏忙笑道:“母亲万不可这么说,儿媳已向老太太禀明了因由,老太太听说了母亲怀了身孕,很是高兴。还特地给您准备了些补品,叫儿媳带回来。”
“这可怎好?”朱氏笑叹,“倒叫老太太又惦着。”
一家人说了一通话,已是日落西斜,朱氏便让老大夫妇先回后院里歇着去。吴氏自然不敢,她既回来了,怎可叫婆母去做事,自己歇着?再说从南城县到家,也不过一两天的路程。
朱氏是继室,曾不疑一共取了三房夫人,前头的两位都去世了,老大是曾子晔是元配夫人所生,二郎曾子固,三娘曾云华,还有四郎曾子进,五郎曾子翊,都是第二位故去的继室夫人吴氏所出,六娘,七娘,八娘,九郎曾子宣,则这位朱氏婆婆所生。
吴氏这个儿媳,也只比婆母朱氏小了五六岁,两人都是温柔知礼的性子,倒是相处的极好。
见吴氏坚持不肯去歇着,朱氏也便随她,一起去了灶间。
曾家前院正房的东间,是曾不疑与朱氏的卧室,西间是曾不疑的书房,东厢房则是留着的客房。西厢里便是厨房和杂物房。
后院正屋是曾子晔夫妻居住,六娘七娘八娘三个姑娘住在西厢,不过六娘去了照顾一直住在临川的老祖母,所以现在只有七娘和八娘两人住。东厢三间则是二郎曾子固几兄弟的卧室。
女眷们去了灶上,曾子晔就与父亲和二弟说起这一趟出去生意情况,还有沿途见闻,八娘和几个小的也在一边听着。
不过看在她在兴头上,也不忍打击她,反正她年龄还小,也做不了什么事儿,便也随她去了。
八娘用了五六天的时间,才把宝钗黛玉和凤姐三人的几套头饰一一画出,并小晾干收好,她估摸,再过两月,那武三娘定会前来寻她。
那日九郎和觉郎正在父亲书房中读书,七娘帮着朱氏洗衣做饭,八娘自带着十妹和簧儿在后园子里玩儿,就见七娘匆匆赶了过来:“簧儿,快随七姑去前院,你爹娘回来了。”
朱氏念叨了几天,总算是回来了,八娘就搀了十妹和簧儿:“走,我们去看看簧儿他娘,都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
簧儿一听说爹娘回来了,哪里还耐烦被她搀着,挣脱了八娘的手,早撒开了他的小肥腿,穿过后院的角门,往前院跑去,害得七娘一劲儿在后面喊:“簧儿,小心些儿,可别摔着了。”
到了前院,就见觉儿和九郎都在帮着搬东西。
八娘上前行了礼。一家人便坐到正屋里说话,曾不疑笑问:“这一路,可辛苦了吧?你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算日子早该回来了,正担心着是不是遇着什么事耽搁了。”
大嫂吴氏二十六七岁,长的极是端丽,性格也温柔可亲,见老公公问话,忙从椅上起身,福了福才坐下回话:“回公爹的话,原也该早回来的,只因老祖母寿辰时高兴,结果累坏了身体病了几日,儿媳心中挂念,便多留了几日,刚好族中兄弟见了大郎,话说的投机,硬留了我们住些日子,这才回来的迟了,没有使人家来告知两老一声,是我们的不对。”
曾不疑和朱氏一听那老寿星病了,忙问:“亲家老太太的病现在可好了?”
吴氏笑道:“父亲母亲不必担心,已大好了,这不,儿媳回来时,还特地准备了好些土仪,让儿媳送回来给二老。”
吴氏娘家颇为富裕,她虽是二房的女儿,可未出阁时,深得老太太喜爱,嫁的曾家如今虽然落迫了,但在仕林中声名颇丰,夫君又是个能说会道的,老太太十分满意。
朱氏便道:“让老太太破费了,我因身子日渐沉了,不宜出行,未能给你娘家的老太太亲自去拜大寿,实在是对不住你。”
吴氏忙笑道:“母亲万不可这么说,儿媳已向老太太禀明了因由,老太太听说了母亲怀了身孕,很是高兴。还特地给您准备了些补品,叫儿媳带回来。”
“这可怎好?”朱氏笑叹,“倒叫老太太又惦着。”
一家人说了一通话,已是日落西斜,朱氏便让老大夫妇先回后院里歇着去。吴氏自然不敢,她既回来了,怎可叫婆母去做事,自己歇着?再说从南城县到家,也不过一两天的路程。
朱氏是继室,曾不疑一共取了三房夫人,前头的两位都去世了,老大是曾子晔是元配夫人所生,二郎曾子固,三娘曾云华,还有四郎曾子进,五郎曾子翊,都是第二位故去的继室夫人吴氏所出,六娘,七娘,八娘,九郎曾子宣,则这位朱氏婆婆所生。
吴氏这个儿媳,也只比婆母朱氏小了五六岁,两人都是温柔知礼的性子,倒是相处的极好。
见吴氏坚持不肯去歇着,朱氏也便随她,一起去了灶间。
曾家前院正房的东间,是曾不疑与朱氏的卧室,西间是曾不疑的书房,东厢房则是留着的客房。西厢里便是厨房和杂物房。
后院正屋是曾子晔夫妻居住,六娘七娘八娘三个姑娘住在西厢,不过六娘去了照顾一直住在临川的老祖母,所以现在只有七娘和八娘两人住。东厢三间则是二郎曾子固几兄弟的卧室。
女眷们去了灶上,曾子晔就与父亲和二弟说起这一趟出去生意情况,还有沿途见闻,八娘和几个小的也在一边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