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1/2)
在古代想要搞教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教具问题。在现代,黑板粉笔这样的东西都渐渐开始被电子屏给替代了。可是这一刻师无涯和爷爷非常想要有上那么一块黑板。
其实简易的黑板做起来并不难,只用将平整的木板刷上一层黑漆就是。师无涯小时候在村子里上学就用的是这种木黑板,古代也有黑色的油漆,涂上就能凑合当黑板用。除了黑板,他们是想不到其它更好的教学板书载体。
但涉及到粉笔上,师无涯和爷爷就是一头雾水。只知道粉笔大概成分是碳酸钙或者硫酸钙,但是知道这些也不代表就能做出来呀,具体的工艺配比还需要摸索才成。最后,还是奶奶提出了解决办法,中药中有一味矿物药,叫白垩。俗名就叫白土粉,估计能直接用来充作粉笔。
黑板粉笔问题解决了,他们也不能立即开始用。这识字的计划开始的突然,黑板还需要去制作才成。所以第一天的课,他们打算先用沙盘来进行,而且沙盘村人们也都能用来练字,他们穿的这个时代虽然纸张已经普及,窗户上都用起了窗户纸。但是书写用的纸张对于农家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那些村子里未及冠的小孩由爷爷教。这些孩子们可塑性大,万一从里面发掘出有潜力的小孩还能好好培养。师爷爷祖上也是大户出身,师无涯的高祖父曾经投身过革命。只是生性不喜欢太多约束,建国后就回乡务农了。师爷爷从小被他的爷爷教养长大,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都有学习,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不迂腐守旧。
师无涯则负责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这些都已经成年的人心思更野,师无涯和他们是同龄人,教起来相对容易些。
既然准备开始教学,自然不能马虎。师无涯早早起来,用剃刀小心翼翼地把长出来的胡茬剃掉,剃刀是特意在铁匠铺里买的,不过还是没有现代的方便。
这个时期的年轻男子既有蓄须的也有选择剃掉的。特别是那些年轻些的士子们都一个个都选择白面,以彰显年轻有为来博取试官好感。甚至有些还会选择用脂粉敷面。士人这样做,底下的百姓们就一个个附庸风雅,争相效仿。家境殷实的就用剃刀之类的,穷人也会用绞线来剃须。
师无涯特别满意这里年轻男子可以不蓄须。毕竟习惯现代生活的他,如果让胡子稍微长出来点儿,总会觉得难受,浑身不自在。而且岳仲麟也不蓄须,要不然就浪费那张充满英气的少年脸了,师无涯如是想着。
他们刚刚吃过早饭,没想到那些村人们就过来了。小竹村村民总共也就十几户。未及冠的孩子们,除了那些太小的,总共也就十五个。在村正的两个儿子的带领下,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个的眼神里都能看得出期待来,师爷爷赶紧招呼他们进来,孩子们在师家里学习。
师无涯则领着年轻汉子们去了岳仲麟家,分开教学。年轻汉子算上他和岳仲麟也才总共六个人。
冬日的天亮的晚,这时候天还未大亮,师无涯索性就没直接开始教学。
来的这几个人,有一个就吴叔家的孩子,叫吴森。一个叫柳青,是一个偏清秀的少年。还有两个是一对亲兄弟,哥哥叫李崇仁、弟弟叫李崇义。他们家兄弟特别多,足足有五个,就找村正帮他们起名,村正就直接帮他们按“仁义礼智信”排了名字。还有两个小,也在爷爷那里上课。
师无涯就让他们坐在院子里。都是年轻人,火力也足,不会觉得冷,而且院子里还明亮点。接着师无涯就开始给他们讲自己的初步教学计划。
师无涯打算第一天先教会他们自己和家人的名字。然后从第二天起,开始教授拼音和笔画。这个世界的语言和汉语的声韵大体一致,只是发音上略为不同。师无涯昨天和爷爷已经根据两种语言的差别,修改了一些拼音读法。故而现在他们就可以直接用拼音进行教学,要不他们还真没为村人扫盲的勇气。
同时还会开展数算课。先从简单的加减运算开始教起来,接着让他们背诵乘法口诀表,然后教习乘除运算。要提一句的是,这个世界已经总结出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就叫九九歌,只不过只在读书人之间流传罢了。
其他人的教学方案基本和这个一致。等到完成初级的知识学习后,才会根据年龄这些进行专属的教学方案。
等天亮起来后,师无涯就正式开始了教学。直接教他们名字这些,这些人第一次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还很高兴,特别还有初学的兴趣加成,教学就很轻松的进行下去了……
教学结束的时候,师无涯还给他们一人一张纸,上面写着这几个村人各自的全家姓名。还让他们回家准备上一个沙盘,然后用沙盘练习写名字。
下午的时候,爷爷奶奶他们都有教学工作,姜母也要带着姜灵跟着白奶奶学习。但是两家各有有一个小崽子,根本离不开人。于是照顾两只小崽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师无涯他们四个头上。
奶奶在岳家教习女眷们习字,岳仲麟和岳叔岩就带着小鸣扬来到了师无涯的房间。
上午的教学,师无涯并没有让岳仲麟跟着学。他本来就认识一些字,没必要再在学习名字这些上面浪费时间,就让他自己去忙自己的。于是岳仲麟又去了一趟山上,也没往深处走,只是收收套子,重新再下套子,中午也就回到家中。
其实简易的黑板做起来并不难,只用将平整的木板刷上一层黑漆就是。师无涯小时候在村子里上学就用的是这种木黑板,古代也有黑色的油漆,涂上就能凑合当黑板用。除了黑板,他们是想不到其它更好的教学板书载体。
但涉及到粉笔上,师无涯和爷爷就是一头雾水。只知道粉笔大概成分是碳酸钙或者硫酸钙,但是知道这些也不代表就能做出来呀,具体的工艺配比还需要摸索才成。最后,还是奶奶提出了解决办法,中药中有一味矿物药,叫白垩。俗名就叫白土粉,估计能直接用来充作粉笔。
黑板粉笔问题解决了,他们也不能立即开始用。这识字的计划开始的突然,黑板还需要去制作才成。所以第一天的课,他们打算先用沙盘来进行,而且沙盘村人们也都能用来练字,他们穿的这个时代虽然纸张已经普及,窗户上都用起了窗户纸。但是书写用的纸张对于农家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那些村子里未及冠的小孩由爷爷教。这些孩子们可塑性大,万一从里面发掘出有潜力的小孩还能好好培养。师爷爷祖上也是大户出身,师无涯的高祖父曾经投身过革命。只是生性不喜欢太多约束,建国后就回乡务农了。师爷爷从小被他的爷爷教养长大,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都有学习,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不迂腐守旧。
师无涯则负责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这些都已经成年的人心思更野,师无涯和他们是同龄人,教起来相对容易些。
既然准备开始教学,自然不能马虎。师无涯早早起来,用剃刀小心翼翼地把长出来的胡茬剃掉,剃刀是特意在铁匠铺里买的,不过还是没有现代的方便。
这个时期的年轻男子既有蓄须的也有选择剃掉的。特别是那些年轻些的士子们都一个个都选择白面,以彰显年轻有为来博取试官好感。甚至有些还会选择用脂粉敷面。士人这样做,底下的百姓们就一个个附庸风雅,争相效仿。家境殷实的就用剃刀之类的,穷人也会用绞线来剃须。
师无涯特别满意这里年轻男子可以不蓄须。毕竟习惯现代生活的他,如果让胡子稍微长出来点儿,总会觉得难受,浑身不自在。而且岳仲麟也不蓄须,要不然就浪费那张充满英气的少年脸了,师无涯如是想着。
他们刚刚吃过早饭,没想到那些村人们就过来了。小竹村村民总共也就十几户。未及冠的孩子们,除了那些太小的,总共也就十五个。在村正的两个儿子的带领下,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个的眼神里都能看得出期待来,师爷爷赶紧招呼他们进来,孩子们在师家里学习。
师无涯则领着年轻汉子们去了岳仲麟家,分开教学。年轻汉子算上他和岳仲麟也才总共六个人。
冬日的天亮的晚,这时候天还未大亮,师无涯索性就没直接开始教学。
来的这几个人,有一个就吴叔家的孩子,叫吴森。一个叫柳青,是一个偏清秀的少年。还有两个是一对亲兄弟,哥哥叫李崇仁、弟弟叫李崇义。他们家兄弟特别多,足足有五个,就找村正帮他们起名,村正就直接帮他们按“仁义礼智信”排了名字。还有两个小,也在爷爷那里上课。
师无涯就让他们坐在院子里。都是年轻人,火力也足,不会觉得冷,而且院子里还明亮点。接着师无涯就开始给他们讲自己的初步教学计划。
师无涯打算第一天先教会他们自己和家人的名字。然后从第二天起,开始教授拼音和笔画。这个世界的语言和汉语的声韵大体一致,只是发音上略为不同。师无涯昨天和爷爷已经根据两种语言的差别,修改了一些拼音读法。故而现在他们就可以直接用拼音进行教学,要不他们还真没为村人扫盲的勇气。
同时还会开展数算课。先从简单的加减运算开始教起来,接着让他们背诵乘法口诀表,然后教习乘除运算。要提一句的是,这个世界已经总结出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就叫九九歌,只不过只在读书人之间流传罢了。
其他人的教学方案基本和这个一致。等到完成初级的知识学习后,才会根据年龄这些进行专属的教学方案。
等天亮起来后,师无涯就正式开始了教学。直接教他们名字这些,这些人第一次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还很高兴,特别还有初学的兴趣加成,教学就很轻松的进行下去了……
教学结束的时候,师无涯还给他们一人一张纸,上面写着这几个村人各自的全家姓名。还让他们回家准备上一个沙盘,然后用沙盘练习写名字。
下午的时候,爷爷奶奶他们都有教学工作,姜母也要带着姜灵跟着白奶奶学习。但是两家各有有一个小崽子,根本离不开人。于是照顾两只小崽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师无涯他们四个头上。
奶奶在岳家教习女眷们习字,岳仲麟和岳叔岩就带着小鸣扬来到了师无涯的房间。
上午的教学,师无涯并没有让岳仲麟跟着学。他本来就认识一些字,没必要再在学习名字这些上面浪费时间,就让他自己去忙自己的。于是岳仲麟又去了一趟山上,也没往深处走,只是收收套子,重新再下套子,中午也就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