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方、王寿光、王可儿三人离开昌国钢琴厂,前往沈氏集团在岱山修建的别院,沈方准备明日要前往衢山,今日便在岱山居住,不必浪费几个小时返回昌国。

    沈方身系整个昌国沈氏的兴衰,虽然众人皆知沈方身负绝世武功,但沈氏集团还是安排二十名亲卫队士兵随行护卫,这些背着步枪的护卫将沈氏别院各处要紧之处守得严严实实,惊动了不少负责看守周围工厂的士兵。沈方一行来到岱山的消息不胫而走,沈方等人刚在别院的偏厅坐下,便有许多主事、大工求见,沈方见时候还早,便安排晚上七点在沈氏别院设晚宴款待各工厂主事、大匠及大工代表,等晚宴时再一起接见。别院管事领命去处理这些杂务,沈方与王寿光、王可儿聊了一会儿如何将钢琴向大周宫廷、权臣勋贵推广的具体事宜。

    “方儿,这钢琴虽然精致,但也不值一百贯啊!”王寿光听到沈方对钢琴的定价,忍不住说道。

    以此时的购买力计算,一石米卖六百文,一百贯能购买一百六十余石米,折合成后世的重量,高达一万公斤,就算这些米只是糙米,这一百贯放到后世也相当于三万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更何况,这是大周,一座上佳的宅院也不过四十贯,有谁肯花一百贯来买一架娱乐所用的钢琴。

    “钢琴不同于其它乐器,就算定价再低,普通百姓也买不起,买下也没地方摆放,而对大周那些有钱人而言,一百贯却又不算什么。如果钢琴推广力度大,大周的读书人也喜欢上钢琴,这时再提降价促销之事。”

    王可儿负责昌国乐器厂所需材料的购置,她知道一架钢琴的材料成本也不过二十贯,加上人工和厂房,平均一架钢琴也不会超过三十贯的成本,若是真能按一百贯来销售,那么昌国乐器厂所获利润便足以弥补印刷启蒙读物的成本花费。

    “爹爹,就按二公子定的价来销售,如果标价一百贯,我肯定第一个购买。”

    “恩,我也订购十五台,上次在杭州,答应沈德他们为每个沈氏子弟配一台钢琴。”

    “行,就按成本价给你。”王可儿笑道。

    “难道我还缺钱吗?明日我让吴管事将一千五百贯银票送到你府上。”

    “好,一言为定。”

    王寿光见两人谈笑间便谈成一笔“大生意”,苦笑着摇摇头,不再坚持。

    “二公子,你那《三字经》准备什么时候写呢?”王可儿一直惦记着给启蒙读物做注解之事。

    “现在正好有空,一共也没有多少字,我这就写给你看。”

    沈方命管家找来一支钢笔和一叠素云笺,就着几案直接用标准的楷书书写《三字经》,沈方一边写,王可儿一边低声吟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沈方写了大约一个小时,王可儿念到了“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后面没了?”

    “没了。”

    沈方将这楷书写的工整,一行十二个字,一共一百一十三行,一页十五行,洋洋洒洒写了八张纸。

    为了便于排版印刷,沈方将他修订的《三字经》分为六篇,按次序依次是《启蒙篇》,十二句,共一百四十四字;《常识篇》,三十七句,共四百四十四字;《经学篇》,十七句,共二百零四字;《历史篇》,二十句,共二百四十字;《劝学篇》,二十个句,共二百五十二字;《诫勉篇》,六句,共七十二字。

    沈方所编写的《三字经》是在后世流行的三字经之上进行了修订,删除了“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之后穿越痕迹明显的十一句,共一百三十二个字。增加了四句,共四十八个字。修改了三句,共三十六个字,增加改动之处主要在《常识篇》和《诫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