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刚想到的,之前从未琢磨过。

    采药人采药不容易,面对野兽和其他的危险。

    大唐在大量种植、养殖药材,需要一个时间。

    一些药材不是种籼稻,一年收好几次。

    蒲公英的根,一年采一次行。

    换成黄芩,一年一采,不够药效。

    人参更不用说,养殖需要养上最少五年才可,有的甚至养三十年。

    养殖的来不及,只能继续从野外找。

    猎人懂一些药材,不够专业,教他们,他们会了之后上山顺便采了。

    大唐始终缺少药材,别看地方上的药铺中那么多的药材放着,那时百姓吃不起药。

    头疼脑热的百姓挺着,受伤还是挺着。

    实在病重了,才会找郎中、医者到家中看,花很多钱,没救回来。

    若之前刚生病,立即请人看,花一些钱,病就好了。

    京兆府的百姓生病死的人比大量出医书时少很多很多,太医署的太医免费给人看病,药不一定免费。

    其他医馆、药铺的人,只要学医书,就得按照规定在几年内不准收诊费,或者延长年限得情况下少收诊费。

    他们属于交学费,当徒弟的时候只有师父给的月例,没有工钱。

    京兆府百姓一难受立即找人给看,反正不花钱。

    有的病看了,说应该买药,花上五六钱,很快会好。

    百姓一听就这点钱啊?买,买药吃,回家熬。

    检查免费,药能不能吃得起是另一回事儿。

    不会把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症,重症变成唢呐声。

    “诸位进山一次,带猎物出来,不会立即再进山,趁着休息的时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