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豪格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到多铎身上,但是多铎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豪格的问题。
毕竟现在豪格手上的人马即使把包衣计算在内也就是不到八百人,这点人马正常情况可以编三个牛录,如果各个牛录的甲兵拼命缩水,那差不多是五个牛录也就是一个甲喇。
但现在即使是两个甲喇的甲兵对于豪格来说也是远远不够,毕竟当初豪格是带了两万两千战兵南下,如果把包衣、辅兵之类计算在内更是有两万八千人。
现在只剩下五牛录甲兵的话,且不说那些豪格的老仇人,那些豪格老朋友也会干脆利落地帮他把这五个牛录与一切遗产分得干干净净。
豪格留在关外与北京的家底都有五个牛录了,而且他还有不计其数的田庄、女人与金银珠宝。
而豪格看到多铎都不说话只能是想办法把多铎拖下水:“十五叔,这次东南之败是你我两人共同承担全部责任,我如果保不住了,十五叔恐怕也会出大问题!”
豪格这话有点糙,但确实属于实情,如果多铎保不住豪格这位肃亲王,他自己多半也是自身难保。
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多铎当即下了决心:“所以我说了要在江北多留一日,金华贼的动作没那么快,哪怕只能多收容几十人也不错,而且肃王手下怎么也有十五个牛录与营头,如果遇到实力接济不上的时候我来想办法,但是我实力不足的时候,肃王也得帮忙!”
豪格已经明白过来了,他们在江北多留一日自然能收容些残兵败将,此外江北还有不少清军,到时候都可以一并收容过来甚至直接抬旗,但是不管多铎与豪格怎么想尽办法收容、收编,他们手上就这么多兵马,就只能想办法相互腾挪了。
多铎麾下最多也就是千余人,怎么可能变得出十五个牛录与营头,自然是到时候向多铎借用人马,而多铎也使用同样的伎俩向豪格临时借用兵马,反正现在只要把眼前的局面应付过去就是最大的胜利,毕竟多铎与豪格在关外与北京都有不少家底。
但是豪格却觉得多铎的办法治标不治本,他咬着牙说道:“十五叔,咱们现在是一家人,得想条活路才行!现在这次南征的责任都在我们身上,而英王却是全身而退,到时候追究责任的时候肯定是英王在旁边说咱们的闲话,他这个人又不懂克制,所以咱们虽然可以退兵,但是步调要保持一致,不能比英王退得太快!”
豪格这么一说多铎就明白过来了,虽然英王阿济格这次东征折损了不少兵马,但终究是全师而退,而且还是因为荆州失守的缘故被迫回援,在场面上不知比多铎与豪格强上多少。
他现在是把豪格看成了自己的难兄难弟:“肃王所言甚是,命令下面谁也不许擅自外传这次南京之役的具体情形,违令者斩!”
从表面来说,多铎是稳定军心才这么办,但实际却是禁止江北清军向英王阿济格通报南京战败的具体经过。
这次惨败之后,清军在江淮已经无法立足,只能退往徐州、山东,如果英王阿济格能及时得到江北清军的通报自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战略调整,但是多铎、豪格已经下定决心只向京师的诸位王爷、贝勒通报,却因为“军务繁忙”忘记通知了英王阿济格。
不过这也是江南清军用过的老办法,前次多铎不愿意英王阿济格介入江南战局,所以只是向湖广方面通报了大致情形,却没有请英王阿济格出兵东征,最后还是北京的多尔衮通知英王阿济格大举东征,而现在多铎与豪格都期望英王阿济格接下去要尽量狼狈一点,不然他们俩就是死路一条了。
而对于越明军来说,眼前的头号敌人也是占据上流的英王阿济格,虽然江北至少还有一两万清军,但是由于多铎与豪格的八旗军主力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江北清军的主力不是绿营兵就是江南新附军,收复江淮根本不在话下,阿济格所部才是越明军的真正大敌。
因此刘永锡就把肃清江淮的责任交给了周之升与王普祥:“北固伯,知道我为什么请娘娘封你为北固伯吗?”
周之升对于自己这个“北固伯”的封号琢磨了很久,甚至还请教了不少人,所以直接给出了答案:“是因为越王陛下曾经开镇京口的缘故?”
北固伯自然得名于京口三大名山之一的北固山,刘永锡也很明确地说道:“没错,现在这支越明军最初的起源就是我曾经开镇京口,国家接下去要立国东南,京口自然是拱卫京师的重镇,六朝时都是由宗室或重臣出镇!”
周之升知道刘永锡这是把拱卫京师的重任交给自己负责:“陛下厚爱,微臣自当以死相报!”
刘永锡却是笑了起来:“北固伯,我跟你是自家人,你就不要客气了,有你在京口坐镇,我在京师就可以放心了!但拱卫京师,光有京口还不够!”
毕竟现在豪格手上的人马即使把包衣计算在内也就是不到八百人,这点人马正常情况可以编三个牛录,如果各个牛录的甲兵拼命缩水,那差不多是五个牛录也就是一个甲喇。
但现在即使是两个甲喇的甲兵对于豪格来说也是远远不够,毕竟当初豪格是带了两万两千战兵南下,如果把包衣、辅兵之类计算在内更是有两万八千人。
现在只剩下五牛录甲兵的话,且不说那些豪格的老仇人,那些豪格老朋友也会干脆利落地帮他把这五个牛录与一切遗产分得干干净净。
豪格留在关外与北京的家底都有五个牛录了,而且他还有不计其数的田庄、女人与金银珠宝。
而豪格看到多铎都不说话只能是想办法把多铎拖下水:“十五叔,这次东南之败是你我两人共同承担全部责任,我如果保不住了,十五叔恐怕也会出大问题!”
豪格这话有点糙,但确实属于实情,如果多铎保不住豪格这位肃亲王,他自己多半也是自身难保。
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多铎当即下了决心:“所以我说了要在江北多留一日,金华贼的动作没那么快,哪怕只能多收容几十人也不错,而且肃王手下怎么也有十五个牛录与营头,如果遇到实力接济不上的时候我来想办法,但是我实力不足的时候,肃王也得帮忙!”
豪格已经明白过来了,他们在江北多留一日自然能收容些残兵败将,此外江北还有不少清军,到时候都可以一并收容过来甚至直接抬旗,但是不管多铎与豪格怎么想尽办法收容、收编,他们手上就这么多兵马,就只能想办法相互腾挪了。
多铎麾下最多也就是千余人,怎么可能变得出十五个牛录与营头,自然是到时候向多铎借用人马,而多铎也使用同样的伎俩向豪格临时借用兵马,反正现在只要把眼前的局面应付过去就是最大的胜利,毕竟多铎与豪格在关外与北京都有不少家底。
但是豪格却觉得多铎的办法治标不治本,他咬着牙说道:“十五叔,咱们现在是一家人,得想条活路才行!现在这次南征的责任都在我们身上,而英王却是全身而退,到时候追究责任的时候肯定是英王在旁边说咱们的闲话,他这个人又不懂克制,所以咱们虽然可以退兵,但是步调要保持一致,不能比英王退得太快!”
豪格这么一说多铎就明白过来了,虽然英王阿济格这次东征折损了不少兵马,但终究是全师而退,而且还是因为荆州失守的缘故被迫回援,在场面上不知比多铎与豪格强上多少。
他现在是把豪格看成了自己的难兄难弟:“肃王所言甚是,命令下面谁也不许擅自外传这次南京之役的具体情形,违令者斩!”
从表面来说,多铎是稳定军心才这么办,但实际却是禁止江北清军向英王阿济格通报南京战败的具体经过。
这次惨败之后,清军在江淮已经无法立足,只能退往徐州、山东,如果英王阿济格能及时得到江北清军的通报自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战略调整,但是多铎、豪格已经下定决心只向京师的诸位王爷、贝勒通报,却因为“军务繁忙”忘记通知了英王阿济格。
不过这也是江南清军用过的老办法,前次多铎不愿意英王阿济格介入江南战局,所以只是向湖广方面通报了大致情形,却没有请英王阿济格出兵东征,最后还是北京的多尔衮通知英王阿济格大举东征,而现在多铎与豪格都期望英王阿济格接下去要尽量狼狈一点,不然他们俩就是死路一条了。
而对于越明军来说,眼前的头号敌人也是占据上流的英王阿济格,虽然江北至少还有一两万清军,但是由于多铎与豪格的八旗军主力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江北清军的主力不是绿营兵就是江南新附军,收复江淮根本不在话下,阿济格所部才是越明军的真正大敌。
因此刘永锡就把肃清江淮的责任交给了周之升与王普祥:“北固伯,知道我为什么请娘娘封你为北固伯吗?”
周之升对于自己这个“北固伯”的封号琢磨了很久,甚至还请教了不少人,所以直接给出了答案:“是因为越王陛下曾经开镇京口的缘故?”
北固伯自然得名于京口三大名山之一的北固山,刘永锡也很明确地说道:“没错,现在这支越明军最初的起源就是我曾经开镇京口,国家接下去要立国东南,京口自然是拱卫京师的重镇,六朝时都是由宗室或重臣出镇!”
周之升知道刘永锡这是把拱卫京师的重任交给自己负责:“陛下厚爱,微臣自当以死相报!”
刘永锡却是笑了起来:“北固伯,我跟你是自家人,你就不要客气了,有你在京口坐镇,我在京师就可以放心了!但拱卫京师,光有京口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