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朝中局势,楚侯爷已经稳操胜券,只等皇帝亲自点头。

    而正在此时,楚南玥上前一步,道“景宁侯的对策,末将认为有所不妥。”

    话音一落,景宁侯的脸上已经不好看起来,朝中皆知楚南玥与楚家翻了脸,现在又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他,他已经觉得失了颜面。

    礼部侍郎王大人隐隐不满“楚将军是武官出身,但应对难民问题是文官的长项,您公然反对景宁侯,难道有什么良策吗?”

    “建言献策,不分文官武官。”皇帝直接将礼部侍郎拂了去,“楚爱卿,你认为景宁侯的对策有何不妥,不妨一说。”

    楚南玥知道景宁侯多年在朝中都有声望,如今如果不真正驳倒景宁侯,那百官必定不服。

    于是楚南玥正声回道“难民一事,并非那么容易解决,实际上是宜疏不宜堵。景宁侯之策只能管得了一时,若将难民驱离京城,京城确实无事,但难民也会继续涌进其他城池,所到城池,皆会如今日之京城。”

    “这确实是个问题。”皇帝点了点头,又转身向景宁侯道“楚将军提出的意见,景宁侯可有什么反驳的?”

    “皇上,如今只论京城,更何况京城是一国重心,若纵容难民,只怕是连京城的安宁也保不住,又说什么其他。楚将军这是妇人之仁,不愿做这个恶人吧。”

    景宁侯望了一眼楚南玥,又主动请缨道“楚将军不愿,但老臣却愿意。京城百姓可是陛下的臣子啊。陛下,老臣请命,由老臣负责清理难民出京,先还京城百姓一个安宁。”

    朝中重臣,也都家在京城,因为这两日家中备受难民一事的侵扰,早已心里积了怨气,对突然涌进来作乱的难民没有丝毫好感。

    楚南玥轻轻拍了几下手掌,应道“皇上,景宁侯说得好,京城百姓是陛下的臣子,需要一个安宁。但末将却也知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使是难民,也同样是陛下的臣子啊。”

    楚南玥的话提醒了皇帝。方才的他甚至有些动摇,因为楚侯爷的方法见效快,雷厉风行,又有楚侯爷亲自带人去,或许用不了三五日,这京城的难民之患便可结束。

    可转念一想,他这样的做法,若传至天下人口中,他又会留下怎样的名声?

    于是皇帝威严道“楚将军说得有理,朕也从未想过要放弃朕的子民,若真那么容易治理,朕今日也不会让众位爱卿集思广益了。”

    “话虽如此,可楚将军一直都是在挑景宁侯的不是,也并未有什么良策啊。”堂上的大臣们暗暗不服。

    楚南玥一个武官,虽品阶高,但如今没了战事,也该自觉地低调些,退到后面。

    可楚南玥倒是好,一下子驳倒了楚侯爷,其实也是在打朝中文臣们的脸。

    面对大臣们的敌意,楚南玥反而没被吓到,不卑不亢道“启禀皇上,末将方才其实也想出一计。”

    “楚将军快讲!”皇帝听了好一阵楚南玥的驳斥,此刻一听她果真有良策,一时有了精神。

    楚南玥略一清声,缓缓道“陛下,说起来,难民之患,是因为这几年战事不断,今年南方又有了旱灾。若想根治难民之患,就不能顾左右而言他,应当直面连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问题。常言道仓廪实而知礼节,难民们饥寒交迫之下,只能铤而走险。而百姓正是因为相信京城,相信陛下,才远道而来,聚在京城。由此可见,朝廷该做的,不是对待仇敌的驱离,而是拼尽全力的赈灾。”

    楚南玥一番话慷慨激昂,正是为百姓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