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礼亲王离世的消息,皇帝的心中很有点难过。当年在上书房的时候,全龄比这几个皇子都要大上很多,散课之后哄着自己和五弟、六弟一起玩儿,到今天幽明相隔,人鬼殊途,永无相见之日,想来真让人觉得伤感。
把全龄的遗折合上,放到书案上:“虽是全龄生前确有过失,但是现在人已经不在了,也就不必再提。不过,此案审理结束之后,若是全龄确实有贪墨之事,他为人赂遗的银子,要逐笔追回。有一些被他挥霍的,也要命礼王府上还清。”
“喳。”
“礼亲王的爵位,看看全龄的兄弟子侄中可有才德优先的,报上来;”皇帝想了想,封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爷是极大的恩典,不能轻贸:“若是实在不成器,就从本支近族中挑选之后报呈上来,朕见一见再说。”
“是!”
“还有,”皇帝的精神从这样伤感的事情上转开,谈到了另外一件事上。
军机处在一年之中连续裁撤了两位重臣,周祖培因为陈孚恩一事建功,补上了他的遗缺,却在清流中落得个‘不顾同僚,功人为己’的恶名。甚是为人不齿。除了他之外,军机处还空闲下来一个位置,按照惯例,是应该从六部中挑选补上,只是皇帝始终没有就这件事征询,旁的人自然也不敢冒昧。
不过这一次,皇帝却有心增补了,“军机处政务繁忙,也是到了应该增补一员的时候了。朕知道你们的夹带中很有些人物,看看哪个是人品、才干俱佳的,拿出来我们商议一下?”
祈隽藻和季芝昌都有点怦然心动,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北派的领袖,一个是南派的重镇,本身完全没有私怨,只是朝堂之中南北两派双峰对峙的局面初见端倪,很多事也就由不得自己喜好来决定了。
皇帝没有说错,赛尚阿不提,祈、季二人各自的夹袋中都很有些人才可供挑选,不过这时候皇上让他们提出人选,倒让他们不好决断。
京中六部首推吏部,按照往常的惯例,吏部尚书从来都是要挂军机行走的,不过祈隽藻身兼大学士,管着吏礼两部,若是再引一名吏部尚书入军机,则培植党羽的征状就太过明显了。这样的问题在季芝昌那里也是同样。南派式微已久,他很想援引一名南派的大员进来,只是碍于口舌,不好出言而已。
更有一节是,朝臣之中若论及帝眷,无有过于曾国藩的,而曾国藩又是他的学生,道光十八年的进士,到今天不过十二三年,资历尚浅,贸然推举,若是皇上准了便罢,一个不准,自己落得个荐甲用乙,平白的得罪了人,就更加的划不来了。想到这里,他还是决定把人情卖给祈隽藻:“浦公,皇上若是问及增补之事,一切请您老做主。”
祈隽藻也有左右为难之感,吏部尚书贾祯不论人望,资历都很可以引为奥援,而且贾祯身为北派大将,若真的能够把他引到自己旗下,一来为国求贤,二来北派壁垒可成,怎么想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不过季芝昌这样说话,却不敢全当了真,当下一拱手:“不敢,不敢。正要向九公请教,如今物望所归,不出曾贾,倘或不能兼收并蓄,取舍之间,请问九公于意云何?”
季芝昌更加深知治一经损一经的道理,所以他不置可否的一笑:“这两位都是负一时物望,难分轩轾,只好看上头的意思了。”
这番话对祈隽藻也是一个很大的启示,凡事‘看上头的意思’,自然是最聪明的做法。
第二天,进到养心殿,见礼已毕,和皇帝谈了几件亟等处置的政务,皇帝就问起了军机处关于增补人员的想法:“朕昨天说过的事情,你们议过了没有?”
“是!臣等议过了。臣等公议,不论是资望,才具,无有过于贾祯、曾国藩的。请皇上择一而用。”
皇帝想了一下,这两个人都是在意料之中,却都不是他所要考虑的人选,当下说道:“曾国藩,朕记得他只有四十岁?如此年纪,又是刚刚担任部务,还是再磨练些时日吧。”
祈隽藻大喜!帝眷正隆的曾国藩不在候选之列,自然就是贾祯了。谁知道皇上慢条斯理的继续说道:“至于贾祯嘛。他还兼着上书房师傅的职衔,那边的事情也太过要紧,不宜过多的让他劳神。”
这便是把两个人都否决掉了,祈隽藻呆了片刻,立刻向上叩头:“皇上圣言极是。此等二人或以资历尚浅,或以旁务繁忙,诚然非枢臣所选。”
季芝昌心中好笑,祈隽藻满怀热情,谁知道被皇帝驳回所请,怕也是心头激荡,只听他这一番奏答语句之凌乱就可见一斑了!只是,两个人都给皇帝驳了,帝心所系,可有什么更恰当的人选吗?
把全龄的遗折合上,放到书案上:“虽是全龄生前确有过失,但是现在人已经不在了,也就不必再提。不过,此案审理结束之后,若是全龄确实有贪墨之事,他为人赂遗的银子,要逐笔追回。有一些被他挥霍的,也要命礼王府上还清。”
“喳。”
“礼亲王的爵位,看看全龄的兄弟子侄中可有才德优先的,报上来;”皇帝想了想,封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爷是极大的恩典,不能轻贸:“若是实在不成器,就从本支近族中挑选之后报呈上来,朕见一见再说。”
“是!”
“还有,”皇帝的精神从这样伤感的事情上转开,谈到了另外一件事上。
军机处在一年之中连续裁撤了两位重臣,周祖培因为陈孚恩一事建功,补上了他的遗缺,却在清流中落得个‘不顾同僚,功人为己’的恶名。甚是为人不齿。除了他之外,军机处还空闲下来一个位置,按照惯例,是应该从六部中挑选补上,只是皇帝始终没有就这件事征询,旁的人自然也不敢冒昧。
不过这一次,皇帝却有心增补了,“军机处政务繁忙,也是到了应该增补一员的时候了。朕知道你们的夹带中很有些人物,看看哪个是人品、才干俱佳的,拿出来我们商议一下?”
祈隽藻和季芝昌都有点怦然心动,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北派的领袖,一个是南派的重镇,本身完全没有私怨,只是朝堂之中南北两派双峰对峙的局面初见端倪,很多事也就由不得自己喜好来决定了。
皇帝没有说错,赛尚阿不提,祈、季二人各自的夹袋中都很有些人才可供挑选,不过这时候皇上让他们提出人选,倒让他们不好决断。
京中六部首推吏部,按照往常的惯例,吏部尚书从来都是要挂军机行走的,不过祈隽藻身兼大学士,管着吏礼两部,若是再引一名吏部尚书入军机,则培植党羽的征状就太过明显了。这样的问题在季芝昌那里也是同样。南派式微已久,他很想援引一名南派的大员进来,只是碍于口舌,不好出言而已。
更有一节是,朝臣之中若论及帝眷,无有过于曾国藩的,而曾国藩又是他的学生,道光十八年的进士,到今天不过十二三年,资历尚浅,贸然推举,若是皇上准了便罢,一个不准,自己落得个荐甲用乙,平白的得罪了人,就更加的划不来了。想到这里,他还是决定把人情卖给祈隽藻:“浦公,皇上若是问及增补之事,一切请您老做主。”
祈隽藻也有左右为难之感,吏部尚书贾祯不论人望,资历都很可以引为奥援,而且贾祯身为北派大将,若真的能够把他引到自己旗下,一来为国求贤,二来北派壁垒可成,怎么想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不过季芝昌这样说话,却不敢全当了真,当下一拱手:“不敢,不敢。正要向九公请教,如今物望所归,不出曾贾,倘或不能兼收并蓄,取舍之间,请问九公于意云何?”
季芝昌更加深知治一经损一经的道理,所以他不置可否的一笑:“这两位都是负一时物望,难分轩轾,只好看上头的意思了。”
这番话对祈隽藻也是一个很大的启示,凡事‘看上头的意思’,自然是最聪明的做法。
第二天,进到养心殿,见礼已毕,和皇帝谈了几件亟等处置的政务,皇帝就问起了军机处关于增补人员的想法:“朕昨天说过的事情,你们议过了没有?”
“是!臣等议过了。臣等公议,不论是资望,才具,无有过于贾祯、曾国藩的。请皇上择一而用。”
皇帝想了一下,这两个人都是在意料之中,却都不是他所要考虑的人选,当下说道:“曾国藩,朕记得他只有四十岁?如此年纪,又是刚刚担任部务,还是再磨练些时日吧。”
祈隽藻大喜!帝眷正隆的曾国藩不在候选之列,自然就是贾祯了。谁知道皇上慢条斯理的继续说道:“至于贾祯嘛。他还兼着上书房师傅的职衔,那边的事情也太过要紧,不宜过多的让他劳神。”
这便是把两个人都否决掉了,祈隽藻呆了片刻,立刻向上叩头:“皇上圣言极是。此等二人或以资历尚浅,或以旁务繁忙,诚然非枢臣所选。”
季芝昌心中好笑,祈隽藻满怀热情,谁知道被皇帝驳回所请,怕也是心头激荡,只听他这一番奏答语句之凌乱就可见一斑了!只是,两个人都给皇帝驳了,帝心所系,可有什么更恰当的人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