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我会想念南汇大学城的香酥鸡。

    说是香酥鸡,其实是台湾常见的“盐酥鸡”,店主用不知从哪购来的鸡肉(大约是鸡胸肉),切成长条形,腌制好后扑一层白花花的粉。待有客到,便将鸡肉置于一漏勺中,放进装满油的金属格子里,伴随着滋滋滋的响声,肉色由白变黄,最后撒一些辣椒孜然一类的香料,抖一抖使其均匀,便放入牛皮纸袋交给客人。一份两元钱,可以吃上许久,如果哪日不愿吃饭,豪气点要个5元,绝对管饱,当然,那时的盖浇饭均价也是5元。

    我第一次吃香酥鸡,是俊俊带去的,他爱笑,个子小小,说起话来奶声奶气,脸庞很有稚嫩版吴启华的感觉,大学时他和阿磊、大喇叭都是我的室友,但只有我与俊俊的友情维持到今日。

    那大概是初到上海的第三天,饭后的我们在外闲逛,俊俊便喊道要吃香酥鸡,这种食物在广东不曾听闻,我便随他去见识,但见一个玻璃小窗口前排着长队,陆陆续续很多人拿着牛皮纸袋,迫不及待地用竹签将鸡肉往嘴里送。只是若要特地排队,我便觉得疲劳,这就是我对香酥鸡的初印象。

    不过当人生里的第一块盐酥鸡入口,我也能理解热销的缘由,这类油炸食物本就美味,况且香酥鸡2元就有将近肯德基中薯条分量的鸡柳,比之肯德基的一众鸡肉产品亲民许多。于是,我也爱上了香酥鸡,每到秋冬季节,便会在周末买上一袋回寝室,此时上海本地人的俊俊和大喇叭都回家休息,只余我和阿磊,阿磊是个文学青年,会躺在床上看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一边播着伍佰的歌曲。

    伍佰的歌曲我挺喜欢,小郭的作品则很是讨厌,尽管一本未读,但心里就是觉得那是糟粕。只是此刻的阿磊,也许也正透过书本,偶尔观察一下在桌边大吃香酥鸡的我,嘀咕着香酥鸡这样的垃圾食品,为何我会那么开心在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