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玄天之局,并不是普通的心机算计,而是默察其命,运转天数,在关键之处化改天时,令一切变化自然地发生,成就如今的局面。[这种布局,也只有修为到了他这种境界,又精擅推命之术,才能做得到。为了能够使得出现今日对黑甲的一线杀机,涤玄天不惜赌上了自身的性命,不得不说是一种大觉悟、大智慧、大勇气!
荒未央心中不禁感到有些郁闷,三年之前的玄都山一战,不过是涤玄天布局的开始罢了,而现在看来,对于黑甲的算计只怕还要比玄都山之战更早。老头子虽然跟自己说了关于天地大劫和陆正乃是应劫之人,令他前往天宗结识陆正之外,却没有将关于黑甲的事情告诉他一星半点。
老头子这是想要保护自己,还是不相信自己?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让荒未央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意味着在老头子心里,他荒未央并没有这样的修为和魄力去担当这件事,否则这样重要的事,为什么他宁愿去找大夏龙图,而不是他这个身为忘情天传人的弟子呢,难道自己就真的那么不可靠?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涤玄天之所以不让他入局,极有可能是他的命数运转入不了这个局面。荒未央想了想,以他对老头子的了解,还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当初在玄都山自己挺身而出挡了那一刀便是明证,不是涤玄天不带着他入局。而是涤玄天无法令他入局。老头子一定是发现了,他的命数本就不在这天地之中,否则那黑甲一刀早就已经将他斩杀的连渣滓都剩不下了!
耳听的涤玄天说出飞升之语,道门众人皆有惊恐之色,惊百里看了周围的其他宗主一眼,率先起身上前进言道:“涤玄天,如今妖祸之乱已在眼前,天地不宁,修行界将面临数千年前一般的人妖大劫,万物生灵将受涂炭。道门传承岌岌可危。雷宗惊百里斗胆。在此恭请涤玄天再留形住世百年,带领我等道门弟子共度劫难。”
惊百里说完,一撩衣襟,直接跪倒在地。此言一出。其他的道门宗主先是有些惊骇。随即也都像是反应过来了什么一样。纷纷带领各自门下弟子一齐下跪,齐声道:“天地清宁,万物有情。敢请涤玄天再留形住世百年,与我等共度妖祸劫难!”
道门众人齐声三请,呼愿之声从羽化台上发出,遍传四方。率意下不少与道门渊源极深的世家修行人或其他的散修听闻也是个个心中大感震动,随即也是单膝点地,跪下一片,以示同愿之心。经历刚才种种变故,无论从哪一种角度考虑,他们自然也想要涤玄天这样的具足大修行、大威望的修行人
见此阵仗,荒未央吓了一跳,不一会儿脸上便露出了促狭之色,对着涤玄天道:“嘿嘿,老头子,看来你算盘打的再漂亮也没用,想一走了之,恐怕是没那么容易啊!这等天地大愿,可是轻易答应不得、也推脱不得。请愿住世,倒是常在佛门光头众里听说,想不到这回倒是能够轮到你头上。道门历代忘情天之中,你这也算是头一份了吧!怎么样,这份大愿,你是应还是不应?”
见此情形,饶是身为道门第一人,古往今来推命之首的涤玄天,也不禁眉头一皱,露出了为难之色。
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留形住世不就是让他继续活在天地之间吗?为什么涤玄天反而感到为难呢?按照人间之人的理解,岂不是显得他有点活得不耐烦了,那么着急想要找死?
要知所谓留形住世,说白了其实就是应死而不死。修行人肉身之数已至于变化之极,不能再继续生生,便是大限已至,此时大多数修行人都会选择顺从天数,再入生死轮转之中,等待重生于天地之间的机缘。而修行到了脱天境而入不死,不死非长生,却可以各种方式留存于在天地之间。
历代忘情天至少都有诸物不及的修为,道海在位执掌玄宗三百年后便会将忘情天之位传承下一代,自己则是在玄都山羽化飞升,传闻是进入仙界,继续修行。忘情天之位传承至涤玄天已是第十七代,每一代都是如此,从无例外。而相应的佛门的世间尊据说也会在涅槃之后,进入佛土。
要么再入天地,要么入于天地之外的仙界佛土。除此两种之外,也有不少修行人既无进入仙界佛土的修为,也不愿离开天地而去或不愿舍弃今生肉身,乃至不想与所爱之人离别,故而做出了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习练旁门左道之法,勉强滞留天地之间,其中不少往往沦为邪修。道门之修也好,佛门之行也罢,都有法自然之说,也是以此将邪修称为邪修。换言之,邪修不是哪一人张口所定,邪不是因他人而说,而是其行本邪。
但留形住世却并非邪道,当肉身之形体已难再变化,修行人却以神通法力强行摄住身心不散,既不入生死轮转,也不如忘我老人般夺取其他生灵的肉身、或者借物化形、或者一灵独耀等左道之法延续其命,便称留形住世。不过虽然如此,此法毕竟有违天数,有欺天之嫌。就如荒未央所言,此事多见于佛门,道门之中倒是不多见。
留形住世当然不是每个修行人都能做到的,既是违天而行,便也会受到天地种种限制。修行人倘若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能够在肉身之数已极之际,抢在身心溃散之前,以神通法力摄住身心不散,因此该修行人必须有脱天三境中初境诸物不及的修为。其次,此法违天,所以会遭受相应的天地之劫,此劫不从修行而来。也不因修行而免,发乎天地,受于身心,轻则神通法力无端削弱损伤,重则境界退转堕落,乃至直接在天劫之中陨灭,白费一生修行。
这还不算,即便有这样的修为做到这两点,不过是能留罢了,并不是这样随随便便就可以留形住世的。还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想施展这样的法术需要莫大的缘法。一般来说需要的是三种缘法。
第一种缘法是为众生相请之缘,即修行人不是为了一己之念而留住,而是应天地众生生灵之所愿而驻足。这就要求修行人除了有大修行之外,还要有大功德于众生生灵。使得众生生灵感念其功德。对其生出不舍挽留之愿力。愿念越深、愿力越强。此缘法就越深厚,所愿对象留形住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众生皆有愿,不仅是修行界的修行人。人间之人也有愿。但是人间之人其心未纯,愿念不坚,轻易便会为其他俗事所动摇,往往是心虽有余,其力不足。相比之下修行人元神自在清明,感应天地万物,愿心凝聚,足以动物。道门各位宗主都是知命之上的修为,齐心所请,每一人愿力可敌十万众生,更不用说还有那些知道境之上的道门弟子了。在这一点上,如果涤玄天要留形住世,那么众生相请之愿力已足。
第二种缘法是大事因缘未毕之缘,这一点倒是有些不好解释了。一般来说,修行人的修为境界不入脱天诸缘不及之境都是无法斩尽因缘的,怎么留形住世还需要再强调这一点呢?所谓大事因缘未毕,又是何种因缘方能称大呢?
其实‘大事因缘’之大之所指,并不是某种因缘对要留形住世的修行人有多么重要,而是指该修行人在某种因缘之中能够影响到天地众生生灵的命数之多。以一身而系天地万物之命数,这就是大事因缘。从这一点来说,眼看接下来就是天地大劫,人妖之争,涤玄天身为道门忘情天,一举一动牵动万千生灵命数,也称得上是大事因缘。加上他之前就已经插手其中,身在此事因缘之内,正是因缘未毕。
第三种缘法相对就简单,但往往是最难的一点,那就是修行人自己心念之中有此愿力想要留形住世。有的人也许会感到很奇怪,这不是很简单吗?哪个人会不希望自己活得更久一点呢?但是这不过是人间世俗之人的看法,要真是修行到了涤玄天这种境界,就不会这么看了。脱天之后,已经很难再说修行人是同人间之人一样的人了,反而是一种更为接近天地的存在。所追求的并不是天地之间有形之数,而是着眼与如天地一般的长生之道。
荒未央心中不禁感到有些郁闷,三年之前的玄都山一战,不过是涤玄天布局的开始罢了,而现在看来,对于黑甲的算计只怕还要比玄都山之战更早。老头子虽然跟自己说了关于天地大劫和陆正乃是应劫之人,令他前往天宗结识陆正之外,却没有将关于黑甲的事情告诉他一星半点。
老头子这是想要保护自己,还是不相信自己?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让荒未央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意味着在老头子心里,他荒未央并没有这样的修为和魄力去担当这件事,否则这样重要的事,为什么他宁愿去找大夏龙图,而不是他这个身为忘情天传人的弟子呢,难道自己就真的那么不可靠?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涤玄天之所以不让他入局,极有可能是他的命数运转入不了这个局面。荒未央想了想,以他对老头子的了解,还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当初在玄都山自己挺身而出挡了那一刀便是明证,不是涤玄天不带着他入局。而是涤玄天无法令他入局。老头子一定是发现了,他的命数本就不在这天地之中,否则那黑甲一刀早就已经将他斩杀的连渣滓都剩不下了!
耳听的涤玄天说出飞升之语,道门众人皆有惊恐之色,惊百里看了周围的其他宗主一眼,率先起身上前进言道:“涤玄天,如今妖祸之乱已在眼前,天地不宁,修行界将面临数千年前一般的人妖大劫,万物生灵将受涂炭。道门传承岌岌可危。雷宗惊百里斗胆。在此恭请涤玄天再留形住世百年,带领我等道门弟子共度劫难。”
惊百里说完,一撩衣襟,直接跪倒在地。此言一出。其他的道门宗主先是有些惊骇。随即也都像是反应过来了什么一样。纷纷带领各自门下弟子一齐下跪,齐声道:“天地清宁,万物有情。敢请涤玄天再留形住世百年,与我等共度妖祸劫难!”
道门众人齐声三请,呼愿之声从羽化台上发出,遍传四方。率意下不少与道门渊源极深的世家修行人或其他的散修听闻也是个个心中大感震动,随即也是单膝点地,跪下一片,以示同愿之心。经历刚才种种变故,无论从哪一种角度考虑,他们自然也想要涤玄天这样的具足大修行、大威望的修行人
见此阵仗,荒未央吓了一跳,不一会儿脸上便露出了促狭之色,对着涤玄天道:“嘿嘿,老头子,看来你算盘打的再漂亮也没用,想一走了之,恐怕是没那么容易啊!这等天地大愿,可是轻易答应不得、也推脱不得。请愿住世,倒是常在佛门光头众里听说,想不到这回倒是能够轮到你头上。道门历代忘情天之中,你这也算是头一份了吧!怎么样,这份大愿,你是应还是不应?”
见此情形,饶是身为道门第一人,古往今来推命之首的涤玄天,也不禁眉头一皱,露出了为难之色。
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留形住世不就是让他继续活在天地之间吗?为什么涤玄天反而感到为难呢?按照人间之人的理解,岂不是显得他有点活得不耐烦了,那么着急想要找死?
要知所谓留形住世,说白了其实就是应死而不死。修行人肉身之数已至于变化之极,不能再继续生生,便是大限已至,此时大多数修行人都会选择顺从天数,再入生死轮转之中,等待重生于天地之间的机缘。而修行到了脱天境而入不死,不死非长生,却可以各种方式留存于在天地之间。
历代忘情天至少都有诸物不及的修为,道海在位执掌玄宗三百年后便会将忘情天之位传承下一代,自己则是在玄都山羽化飞升,传闻是进入仙界,继续修行。忘情天之位传承至涤玄天已是第十七代,每一代都是如此,从无例外。而相应的佛门的世间尊据说也会在涅槃之后,进入佛土。
要么再入天地,要么入于天地之外的仙界佛土。除此两种之外,也有不少修行人既无进入仙界佛土的修为,也不愿离开天地而去或不愿舍弃今生肉身,乃至不想与所爱之人离别,故而做出了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习练旁门左道之法,勉强滞留天地之间,其中不少往往沦为邪修。道门之修也好,佛门之行也罢,都有法自然之说,也是以此将邪修称为邪修。换言之,邪修不是哪一人张口所定,邪不是因他人而说,而是其行本邪。
但留形住世却并非邪道,当肉身之形体已难再变化,修行人却以神通法力强行摄住身心不散,既不入生死轮转,也不如忘我老人般夺取其他生灵的肉身、或者借物化形、或者一灵独耀等左道之法延续其命,便称留形住世。不过虽然如此,此法毕竟有违天数,有欺天之嫌。就如荒未央所言,此事多见于佛门,道门之中倒是不多见。
留形住世当然不是每个修行人都能做到的,既是违天而行,便也会受到天地种种限制。修行人倘若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能够在肉身之数已极之际,抢在身心溃散之前,以神通法力摄住身心不散,因此该修行人必须有脱天三境中初境诸物不及的修为。其次,此法违天,所以会遭受相应的天地之劫,此劫不从修行而来。也不因修行而免,发乎天地,受于身心,轻则神通法力无端削弱损伤,重则境界退转堕落,乃至直接在天劫之中陨灭,白费一生修行。
这还不算,即便有这样的修为做到这两点,不过是能留罢了,并不是这样随随便便就可以留形住世的。还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想施展这样的法术需要莫大的缘法。一般来说需要的是三种缘法。
第一种缘法是为众生相请之缘,即修行人不是为了一己之念而留住,而是应天地众生生灵之所愿而驻足。这就要求修行人除了有大修行之外,还要有大功德于众生生灵。使得众生生灵感念其功德。对其生出不舍挽留之愿力。愿念越深、愿力越强。此缘法就越深厚,所愿对象留形住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众生皆有愿,不仅是修行界的修行人。人间之人也有愿。但是人间之人其心未纯,愿念不坚,轻易便会为其他俗事所动摇,往往是心虽有余,其力不足。相比之下修行人元神自在清明,感应天地万物,愿心凝聚,足以动物。道门各位宗主都是知命之上的修为,齐心所请,每一人愿力可敌十万众生,更不用说还有那些知道境之上的道门弟子了。在这一点上,如果涤玄天要留形住世,那么众生相请之愿力已足。
第二种缘法是大事因缘未毕之缘,这一点倒是有些不好解释了。一般来说,修行人的修为境界不入脱天诸缘不及之境都是无法斩尽因缘的,怎么留形住世还需要再强调这一点呢?所谓大事因缘未毕,又是何种因缘方能称大呢?
其实‘大事因缘’之大之所指,并不是某种因缘对要留形住世的修行人有多么重要,而是指该修行人在某种因缘之中能够影响到天地众生生灵的命数之多。以一身而系天地万物之命数,这就是大事因缘。从这一点来说,眼看接下来就是天地大劫,人妖之争,涤玄天身为道门忘情天,一举一动牵动万千生灵命数,也称得上是大事因缘。加上他之前就已经插手其中,身在此事因缘之内,正是因缘未毕。
第三种缘法相对就简单,但往往是最难的一点,那就是修行人自己心念之中有此愿力想要留形住世。有的人也许会感到很奇怪,这不是很简单吗?哪个人会不希望自己活得更久一点呢?但是这不过是人间世俗之人的看法,要真是修行到了涤玄天这种境界,就不会这么看了。脱天之后,已经很难再说修行人是同人间之人一样的人了,反而是一种更为接近天地的存在。所追求的并不是天地之间有形之数,而是着眼与如天地一般的长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