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仁是做香料生意的,主要负责杜家在北方的生意。

    杜家在南唐的时候,还是官宦之家。南唐灭於北宋之後,杜家断了仕途,就开始转型经商。

    南宋的时候,商业繁荣,杜家的生意触角已经延伸到了马六甲,甚至到了孟加拉湾一带。

    现在,杜家五兄弟中,还有两兄弟在南洋和南天竺沿海一带做生意。

    南洋和中国的香料、丝绸、瓷器生意,至少从汉代就已经开始。此後历朝历代,其实一直都没有停过。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商人和货物,都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玩家。

    虽然现在实行海禁,但是外来的香料、檀香木、苏木等商品,一直在流入大明境内。

    苏木的果实可以入药,木材是一种细木,可以作为高档家俱和工艺品的原料,大明的需求量很大,价格不菲。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曾经带回大量苏木。有时候朝廷缺钱,甚至还用苏木代替钱粮,给官员发俸禄。

    杜家的生意中,苏木就是一项重要的业务。

    杜仁伟从唐寅手里拿到了大明时报,没看多少,就被曹放牛他们打断,押到中城兵马司去。

    回来拿到了经销权,这才回家认真地看了起来。

    这个大明时报好啊,不仅文章好,印刷JiNg美,连句读都直接标了出来。不用费力断句,不会产生歧义。尤其是都用白话写成,一看就懂,不象那些文人的文章,总是掉书袋,卖弄文辞,叫人懵里懵懂,似懂非懂。

    这个湖北颍州的玉米,三弟曾提起过,说他在南洋见过。文章的意思,显然是要大力推广。

    可惜啊,当时没在乎这个事情。若是当时把这个玉米种子引进来,献给朝廷,我杜家岂不是风光一回?官府对我杜家都另眼相看。

    如今让别人占了先机,失之交臂……。

    不对,似乎也不晚。

    我大明那麽大,各地种植,需要千千万万的种子。若是此时从南洋把种子引进来,也来得及啊。

    对,一会儿就写一封信,明日叫人带给三第,从南洋买些种子回来。这个生意若是做好了,一定赚钱。

    这个番薯是什麽东西,一亩地能产数千斤、上万斤,灾年也不怕。

    咦?

    这个番薯好像在什麽地方见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