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余啊,去赶海啊?”

    “是啊,三爷爷。”时余踩着一双塑料拖鞋,穿着一件淘宝三十块钱包邮的爆款汗衫,手里提了个随处可见的塑料桶,桶里还摆了一个铁钩子和一把火钳,是这个海边渔村渔民最常见的打扮。

    “今天已经开海了,你怎么不出海?”三爷爷是个老渔民了,瞧着六七十的样子,以前是个呼风唤雨的远洋船的船长,不过现在退休不干了,在家里享儿孙福,没事儿就在家门口晒晒太阳和邻居下下棋什么的。说起来他也与时余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不过这整个村子,大部分都和时余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毕竟是时家村嘛。

    时余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笑了笑说:“这不是人太多了吗?我早上的时候去看过一趟,大家都要出海,货估计都给那些老板的拖网船给捞走了,出去也没有什么货,早上我在潮水那边放了地笼,顺便看看能不能捡到点海胆来吃。”

    地笼是一种长长的捕鱼笼子,中间用铁丝撑成方形或者圆形,在两侧有呈斗状的外宽内窄的洞口,在地笼中放入诱饵,放置在退潮时的礁石区,等到长潮后随着潮水一道涌上来的鱼虾蟹就会钻入地笼里面吃饵,一旦进了地笼,再想出来就难了。

    这也是海边渔民常用的一种捕鱼笼。

    说到这里,他向三爷爷挥了挥手,“三爷爷,我先走啦,再不去就得涨潮了。”

    三爷爷抽了口烟,抬了抬下巴示意道:“吃饭要紧,去吧。”

    时余笑嘻嘻的点了点头,拎着桶走了,边走还边道:“回头我抓了什么好货就来孝敬您——!”

    三爷爷看着时余的背影摇了摇头,渔村嘛,都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也不知道这二哥家的娃儿怎么想的,老二好不容易带着家里头的去了城里,结果这都第三代了,这读过大学又在城里办公室里工作的独苗孙子又回来了,说什么城里过得太苦,还是老家好。

    不过也是,他这两年看到过电视上的新闻里不少年轻人都活活累死在岗位上,回来也好,不说别的,在时家村总有他姓时家的儿孙一口饭吃,饿不死。

    他时家村的儿孙天生就是吃这口饭的,老二家的孙儿十来年没回来,小时候跟那群兔崽子混在一起赶海抓鱼的手艺倒也没落下,运气还不错,每天见他拎着桶来来回回,桶里空落落的次数就没超过一只手的。

    而这一头,时余一边加快步伐,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朋友,说好的你会叫我呢?】

    他脑海中有个声音懒洋洋的说:【叫了,怎么没叫?我订了八个闹钟叫你,叫了你十来分钟你都不醒,我后来也睡着了。】

    【你们系统的还他妈睡觉?】

    【系统的本体是个机器,是需要不定时进行维护保养,清理垃圾文件的,谢谢。】

    【我呸。】时余啐了一口。

    潮汐的时间有明确的标示,一天有两次退潮时间,间隔基本是十二小时一次。今天是十六,第一次低潮时间在凌晨四点半左右,而下一次低潮时间则在下午四点半。放地笼需要在低潮时间将地笼放到海边上,然后再在下一次低潮时间的到来来收,一旦超过时间,地笼就会被海水淹没,要等到下一次退潮才能再收。

    至于顶着潮水去收地笼什么的,就不提什么水性不水性了,海边全是礁石,上面长满了锋利的牡蛎,就是没潮水的时候走还得小心不去蹭着刮着,免得就是一条又深又难愈合的伤口。到时涨了潮看不见脚底下,一个不好就是摔一跤,摔下去的地方全是锋利的跟刀片一样的牡蛎,扶哪都是一手血,摔下去的时候会不会磕到哪里撞到哪里了。

    就是老渔民都不会冒着潮水去收地笼。

    听着简单好操作,但是实际上时余在早晨三点出头的时候被系统叫起来去放地笼,又因为半夜好抓鱼,又在海边磨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海水开始涨上来了才走,到家的时候天都没有大亮,他随便煮了一把挂面当早饭,吃完了就又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