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绝妙的移民技巧
徐光启,孙承宗,毕自严这三位心腹都不赞成皇帝的批发官帽子的行为,这种行为,绝对是不行的。
杨改革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还是决定听从自己这几位心腹的。也许,自己想得过于简单了点。
不过毕自严显然要比两位帝师更加的会揣摩上意,想了想,又道:“启禀陛下,臣有一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吧,没有什么不可以说。”杨改革道。
“陛下,陛下给去协助赈灾的人一个官职,或者官品,这确实是有助于增加赈灾诸人的积极性,既然这国子监的历事生不方便给官品,陛下何不从今年的新科进士里抽调一批,让这些人协助组织赈灾呢?如此,陛下,这个给予官职,倒是没有一点问题的。”毕自严给皇帝出了一个让进士们出任赈灾官员的主意,这样,这赈灾官员就可以有官品了,这个没有一点问题。
杨改革也是眼睛一亮,看了看毕自严,道:“嗯,毕爱卿,说得有道理,两位师傅如何看?”
徐光启和孙承宗两人互相望了一眼。
徐光启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此法尚可。”
“陛下,臣也以为此法行。”孙承宗也不反对这件事。
“那既然行,那看看该给个什么品级或者官职?”
徐光启想了想,道:“回禀陛下,向来,这进士出身补入各部,都是从主事起,主事乃正六品,外放一般都是县令,正七品。”徐光启没有直接回答该给什么职位和官品,而是给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选择,这就是当人臣需要注意的地方了,什么事都是你做主了,那这皇帝怕会对你有意见。
“主事?正六品?县令,正七品?这今年新科进士,有三百多位吧,也就是说,最低,也会是个正七品咯?”杨改革觉得这当了进士可真nb啊!一出来,起码是个正处级干部,稍微好点的,还是个副厅级干部,难怪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要是自己有一丁希望,自己也不会放弃这科举的路子啊!
“回禀陛下,是的,陛下今年恩科有三百多位,一般最低也是个正七品的县令。”徐光启肯定道。
“正七品就正七品吧,既然如此,那就都给正七品的职位,徐师傅,你看,这大概需要多少人?”
“回禀陛下,可如我朝洪武年间移民一般,设立司农司,由陛下派出钦差总揽移民全局,不过,如今和当年的情况又不同,如今迁移的人口众多,时间紧急,所以,臣建议,陛下可在受灾之县设立司农局,设立司农局移民主官一名,专事移民,移民官数名,由每位移民官带领一批人迁移,负责沿途接洽和保全移民,臣大致的计算了一下,陕西,河南,湖广等牵涉移民之州县,怕不下一二百,所需之人,甚巨……”说道这里,徐光启才发觉,自己的这个计划,也许真的很庞大,一下子就批发了一两百个七品主官,还有不知道多少位协助移民的移民官,这个……这,不知道大明的官场是喜欢自己,还是恨自己呢。
“徐师傅是说,以前移民,是由一位官员带领一批人移民的?是这样的?”杨改革还是首次听说古代移民是这样干的,对这个很感兴趣。
“回禀陛下,如果是移民自愿的,那么,朝廷只需要派遣一名官员,负责带领就成,这名官员负责移民过程中和沿途各地的接洽,保全移民,这迁移的勘合,牌照都归这名官员负责,如遇到不愿意迁移的百姓,这就比较难了,除了负责带领的官员之外,需要动用卫所驻军强制迁移,这个就比较麻烦。不过,此次迁移,有陛下全力支持,又是灾荒之年,迁移的地方又是鱼米之乡,应该不会太难,臣相信,只要和灾民好好的沟通一下,应该不是问题。”徐光启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朕明白了。对了,以前这移民的带队官是如何解决的?”杨改革现在的打算是启用还在进士班读书的进士们,而且一次性可能需要启用一两百位进士当移民官,然后再派遣一两千位的监生去协助,不知道以前是怎么干的。
“回禀陛下,洪武年间的移民,虽然是号称移民百万,可是,时间跨度比较大,有数十年时间,所以,不似如今时间紧迫,一下子需要数百位移民官,那时候,多派遣一些比较清贵的朝廷官员,或者启用一些当地闲赋在家的官员负责,并不需要像如今这样,数量庞大,而且时间紧急。”徐光启又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的。朕明白了。”
杨改革点点头,使用以前的移民政策和移民方法,这个很有必要,毕竟,这才是最贴近事实,最有利实施的。不过,这以前的方法和现在的情况也是有差距的,不可能一模一样。
徐光启,孙承宗,毕自严这三位心腹都不赞成皇帝的批发官帽子的行为,这种行为,绝对是不行的。
杨改革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还是决定听从自己这几位心腹的。也许,自己想得过于简单了点。
不过毕自严显然要比两位帝师更加的会揣摩上意,想了想,又道:“启禀陛下,臣有一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吧,没有什么不可以说。”杨改革道。
“陛下,陛下给去协助赈灾的人一个官职,或者官品,这确实是有助于增加赈灾诸人的积极性,既然这国子监的历事生不方便给官品,陛下何不从今年的新科进士里抽调一批,让这些人协助组织赈灾呢?如此,陛下,这个给予官职,倒是没有一点问题的。”毕自严给皇帝出了一个让进士们出任赈灾官员的主意,这样,这赈灾官员就可以有官品了,这个没有一点问题。
杨改革也是眼睛一亮,看了看毕自严,道:“嗯,毕爱卿,说得有道理,两位师傅如何看?”
徐光启和孙承宗两人互相望了一眼。
徐光启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此法尚可。”
“陛下,臣也以为此法行。”孙承宗也不反对这件事。
“那既然行,那看看该给个什么品级或者官职?”
徐光启想了想,道:“回禀陛下,向来,这进士出身补入各部,都是从主事起,主事乃正六品,外放一般都是县令,正七品。”徐光启没有直接回答该给什么职位和官品,而是给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选择,这就是当人臣需要注意的地方了,什么事都是你做主了,那这皇帝怕会对你有意见。
“主事?正六品?县令,正七品?这今年新科进士,有三百多位吧,也就是说,最低,也会是个正七品咯?”杨改革觉得这当了进士可真nb啊!一出来,起码是个正处级干部,稍微好点的,还是个副厅级干部,难怪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要是自己有一丁希望,自己也不会放弃这科举的路子啊!
“回禀陛下,是的,陛下今年恩科有三百多位,一般最低也是个正七品的县令。”徐光启肯定道。
“正七品就正七品吧,既然如此,那就都给正七品的职位,徐师傅,你看,这大概需要多少人?”
“回禀陛下,可如我朝洪武年间移民一般,设立司农司,由陛下派出钦差总揽移民全局,不过,如今和当年的情况又不同,如今迁移的人口众多,时间紧急,所以,臣建议,陛下可在受灾之县设立司农局,设立司农局移民主官一名,专事移民,移民官数名,由每位移民官带领一批人迁移,负责沿途接洽和保全移民,臣大致的计算了一下,陕西,河南,湖广等牵涉移民之州县,怕不下一二百,所需之人,甚巨……”说道这里,徐光启才发觉,自己的这个计划,也许真的很庞大,一下子就批发了一两百个七品主官,还有不知道多少位协助移民的移民官,这个……这,不知道大明的官场是喜欢自己,还是恨自己呢。
“徐师傅是说,以前移民,是由一位官员带领一批人移民的?是这样的?”杨改革还是首次听说古代移民是这样干的,对这个很感兴趣。
“回禀陛下,如果是移民自愿的,那么,朝廷只需要派遣一名官员,负责带领就成,这名官员负责移民过程中和沿途各地的接洽,保全移民,这迁移的勘合,牌照都归这名官员负责,如遇到不愿意迁移的百姓,这就比较难了,除了负责带领的官员之外,需要动用卫所驻军强制迁移,这个就比较麻烦。不过,此次迁移,有陛下全力支持,又是灾荒之年,迁移的地方又是鱼米之乡,应该不会太难,臣相信,只要和灾民好好的沟通一下,应该不是问题。”徐光启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朕明白了。对了,以前这移民的带队官是如何解决的?”杨改革现在的打算是启用还在进士班读书的进士们,而且一次性可能需要启用一两百位进士当移民官,然后再派遣一两千位的监生去协助,不知道以前是怎么干的。
“回禀陛下,洪武年间的移民,虽然是号称移民百万,可是,时间跨度比较大,有数十年时间,所以,不似如今时间紧迫,一下子需要数百位移民官,那时候,多派遣一些比较清贵的朝廷官员,或者启用一些当地闲赋在家的官员负责,并不需要像如今这样,数量庞大,而且时间紧急。”徐光启又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的。朕明白了。”
杨改革点点头,使用以前的移民政策和移民方法,这个很有必要,毕竟,这才是最贴近事实,最有利实施的。不过,这以前的方法和现在的情况也是有差距的,不可能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