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经筵上的科普活动
杨改革在经筵上摆弄了死蛇,又在经筵上摆弄温度计,让大臣们给自己量体温。
“怎么?如何,各位?身体都还健康吧?”杨改革问道。
“陛下,臣的还健康。”
“陛下,臣的没问题。”
“陛下,臣的差不多。”
众大臣纷纷回答。
“呵呵,三十六到三十七之间的,都是正常的。如果哪位没有,则是身体有问题了”杨改革笑呵呵的解释道。
“陛下,臣的好像有三十八度之多啊!”一个满头是汗的大臣“怕怕”的说道。
“三十八度?确认没搞错?快把温度计拿来给朕瞧瞧。”杨改革以为是温度计的工艺问题,毕竟是手工制作的,就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说人体的体温,说的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之间,即便是有一定的误差,也不可能到三十八度去,现在有个大臣跟自己说有三十八度,杨改革还以为温度计出了问题。
杨改革把温度计拿到手里一瞧,虽然离开那个胖大臣半天了,可是,温度计的指数,依旧在接近三十八度的地方,杨改革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是这个家伙发烧了,就是自己的温度计制造工艺没过关导致误差太大。
“大伴,给这位卿家另外找一支温度计,继续量量,不,多放几支温度计,看看是哪里出的问题。”杨改革立刻吩咐道。
“遵命,陛下。”王承恩立刻就指挥小太监,往那个胖大臣的胳膊窝里塞了几支温度计。
如今正是六七月间,每年最热的季节,太阳的热力,渗透了屋顶,即便是文华殿里有屋顶的遮盖,可是,依旧有不少人额头冒汗,这个胖大臣就是其中一个。
过了一会,王承恩又指挥小太监把温度计都拿出来。这回不光是一根温度计,而是四五支,不光是左边胳膊,连右边胳膊窝里也夹了几支。
小太监们拿起温度计,纷纷看起来,王承恩更是一支一支的检查,越检查,脸上的笑意越浓,因为每一支温度计上面都有三十八度之多,也就是说,不是温度计的问题,而是这个胖子的问题,根据皇帝说的,这个胖子生病了。
王承恩带着笑意禀报道:“启禀陛下,奴婢一支支的都看过了,每一支都在三十八度之上,如此,应该说,是王大人生病了。”
听王承恩说温度计没问题,杨改革松了一口气,自己推出温度计的时候,如果闹个笑话,可就没意思了。
“既然是王爱卿生病了,太医,立刻给王爱卿检查一番。”杨改革立刻大声说到。
“臣遵命。”太医立刻答应道。在一旁刚刚解剖过蛇的太医,洗过手,又过来给这位胖乎乎、额头上冒汗的王大人把脉。
太医把脉了一会,越把脉,眼睛的“星星”就越多,过了一会,太医很热情的禀报道:“启禀陛下,这是真的,王大人确实犯病了,应该天气太热,中暑了,只要在荫凉之地歇息一会,服点行军散之类的清热开窍之药就好了,也并无大碍。”
太医一番话,众臣都“哗”声大作,不用医生,一根小小的玻璃管就知道人有没有病,这确实是很神奇,纷纷拿着自己手上的玻璃管,仔细的观察,这绝对是件宝物啊!
杨改革在经筵上摆弄了死蛇,又在经筵上摆弄温度计,让大臣们给自己量体温。
“怎么?如何,各位?身体都还健康吧?”杨改革问道。
“陛下,臣的还健康。”
“陛下,臣的没问题。”
“陛下,臣的差不多。”
众大臣纷纷回答。
“呵呵,三十六到三十七之间的,都是正常的。如果哪位没有,则是身体有问题了”杨改革笑呵呵的解释道。
“陛下,臣的好像有三十八度之多啊!”一个满头是汗的大臣“怕怕”的说道。
“三十八度?确认没搞错?快把温度计拿来给朕瞧瞧。”杨改革以为是温度计的工艺问题,毕竟是手工制作的,就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说人体的体温,说的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之间,即便是有一定的误差,也不可能到三十八度去,现在有个大臣跟自己说有三十八度,杨改革还以为温度计出了问题。
杨改革把温度计拿到手里一瞧,虽然离开那个胖大臣半天了,可是,温度计的指数,依旧在接近三十八度的地方,杨改革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是这个家伙发烧了,就是自己的温度计制造工艺没过关导致误差太大。
“大伴,给这位卿家另外找一支温度计,继续量量,不,多放几支温度计,看看是哪里出的问题。”杨改革立刻吩咐道。
“遵命,陛下。”王承恩立刻就指挥小太监,往那个胖大臣的胳膊窝里塞了几支温度计。
如今正是六七月间,每年最热的季节,太阳的热力,渗透了屋顶,即便是文华殿里有屋顶的遮盖,可是,依旧有不少人额头冒汗,这个胖大臣就是其中一个。
过了一会,王承恩又指挥小太监把温度计都拿出来。这回不光是一根温度计,而是四五支,不光是左边胳膊,连右边胳膊窝里也夹了几支。
小太监们拿起温度计,纷纷看起来,王承恩更是一支一支的检查,越检查,脸上的笑意越浓,因为每一支温度计上面都有三十八度之多,也就是说,不是温度计的问题,而是这个胖子的问题,根据皇帝说的,这个胖子生病了。
王承恩带着笑意禀报道:“启禀陛下,奴婢一支支的都看过了,每一支都在三十八度之上,如此,应该说,是王大人生病了。”
听王承恩说温度计没问题,杨改革松了一口气,自己推出温度计的时候,如果闹个笑话,可就没意思了。
“既然是王爱卿生病了,太医,立刻给王爱卿检查一番。”杨改革立刻大声说到。
“臣遵命。”太医立刻答应道。在一旁刚刚解剖过蛇的太医,洗过手,又过来给这位胖乎乎、额头上冒汗的王大人把脉。
太医把脉了一会,越把脉,眼睛的“星星”就越多,过了一会,太医很热情的禀报道:“启禀陛下,这是真的,王大人确实犯病了,应该天气太热,中暑了,只要在荫凉之地歇息一会,服点行军散之类的清热开窍之药就好了,也并无大碍。”
太医一番话,众臣都“哗”声大作,不用医生,一根小小的玻璃管就知道人有没有病,这确实是很神奇,纷纷拿着自己手上的玻璃管,仔细的观察,这绝对是件宝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