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作死(2/6)
祁元询寻思着,自家父皇是正常地让人按章程办事,没有给雷勉什么错误的“圣意”让他去领会啊!
谁知道这位是怎么想的,上赶着给天子找不痛快,竟硬生生地带着他搜集来的证据,再度上疏了。
呈送给天子的奏折纠集了吴王、齐王、伊王等诸王或其王府的罪状,上头记载的内容,让祁元询这个亲侄子读了之后都忍不住怒火中烧。
典型代表是伊王,高皇帝长成仍在的诸子里,这位是其中年纪最幼的。
原先伊王随高皇帝的几个幼子一道,都是留京未曾就藩的,一直到高皇帝临去前,让天子确认给诸王安排的出路,这才确定了离京时间以及去往何处。
也不知道是否和生这个儿子的时候,高皇帝的年纪已经大了,以至于生出来的孩子质量不好有关系,还是说高皇帝对年幼的儿子毕竟容易心软,不似早年教子的时候那么严格,以至于疏于管教,反正以伊王为典型代表,高皇帝的几个幼子行事都很放肆,而伊王则是里头最出格的一位。
原先还在京师的时候,伊王就特别容易放飞自我,如今更是夸张。
到了交趾后不过短短时日,他便弄得当地怨声载道。夺人宅地、抑买民房、大辟官街,仿佛要成为交趾房地产无本万利开发第一人,这还只是他诸多恶行中的一项而已。
什么骑马奔驰,在大街上随手就袭击百姓,私人作风出阁,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以他的行为,被送回高皇帝的老家凤阳府原为钟离府,高皇帝在世时升格为中都,另命之为凤阳的高墙之内圈禁都不为过。
除伊王外,另外两位被实名制告发的吴王和齐王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齐王为人骄横,在高皇帝诸子中,本身就属于霸道的那一类,这也就不必说了。
自从当年郑王因光幕言削藩事而被废后,齐王还是收敛过一阵子的,可是之后他自忖在废太孙之事上有过出言,于今上能安稳受封太子有功,是以行事愈发无状。
只不过高皇帝在时,他不敢做得出格,如今还是收敛的时候,没有什么把柄。
其他的罪状,并不足以天子对他治以大罪——而齐王据有富庶之地,本身为人又过于骄横,以小罪治之,其实不甚符合朝中的利益——只能且先留中不论。
如果说齐王犯的还只是宗王们常见的过错,言行放肆、狂悖无礼,这也就罢了,高皇帝的诸多子嗣,哪个不是有些脾气在身上,犯起混来一个比一个出彩的?
像天子当年做藩王的时候那样,夫妻搭配、美名远扬的,才是少见。
和兄弟们相比,吴王家可就太热闹了,堪称是好戏连台。
今上与吴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彼此之间的兄弟情分与其他兄弟不同,朝野内外,盯着吴王的人也最多。
宣武末年,光幕记载刚刚出现的时候,曾经说过历史按照正常轨迹发展,建文帝登基后削藩的种种举措。
其中提及吴王的时候,说过他被废为庶人,而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次子汝南王——现在当然是不可能受封王爵的了——告发。
子告父,这已经是远远超出一般情况的家庭惨剧了,在外人看来,能与之媲美的,顾忌就只有晋府的弟告兄。
谁知道这位是怎么想的,上赶着给天子找不痛快,竟硬生生地带着他搜集来的证据,再度上疏了。
呈送给天子的奏折纠集了吴王、齐王、伊王等诸王或其王府的罪状,上头记载的内容,让祁元询这个亲侄子读了之后都忍不住怒火中烧。
典型代表是伊王,高皇帝长成仍在的诸子里,这位是其中年纪最幼的。
原先伊王随高皇帝的几个幼子一道,都是留京未曾就藩的,一直到高皇帝临去前,让天子确认给诸王安排的出路,这才确定了离京时间以及去往何处。
也不知道是否和生这个儿子的时候,高皇帝的年纪已经大了,以至于生出来的孩子质量不好有关系,还是说高皇帝对年幼的儿子毕竟容易心软,不似早年教子的时候那么严格,以至于疏于管教,反正以伊王为典型代表,高皇帝的几个幼子行事都很放肆,而伊王则是里头最出格的一位。
原先还在京师的时候,伊王就特别容易放飞自我,如今更是夸张。
到了交趾后不过短短时日,他便弄得当地怨声载道。夺人宅地、抑买民房、大辟官街,仿佛要成为交趾房地产无本万利开发第一人,这还只是他诸多恶行中的一项而已。
什么骑马奔驰,在大街上随手就袭击百姓,私人作风出阁,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以他的行为,被送回高皇帝的老家凤阳府原为钟离府,高皇帝在世时升格为中都,另命之为凤阳的高墙之内圈禁都不为过。
除伊王外,另外两位被实名制告发的吴王和齐王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齐王为人骄横,在高皇帝诸子中,本身就属于霸道的那一类,这也就不必说了。
自从当年郑王因光幕言削藩事而被废后,齐王还是收敛过一阵子的,可是之后他自忖在废太孙之事上有过出言,于今上能安稳受封太子有功,是以行事愈发无状。
只不过高皇帝在时,他不敢做得出格,如今还是收敛的时候,没有什么把柄。
其他的罪状,并不足以天子对他治以大罪——而齐王据有富庶之地,本身为人又过于骄横,以小罪治之,其实不甚符合朝中的利益——只能且先留中不论。
如果说齐王犯的还只是宗王们常见的过错,言行放肆、狂悖无礼,这也就罢了,高皇帝的诸多子嗣,哪个不是有些脾气在身上,犯起混来一个比一个出彩的?
像天子当年做藩王的时候那样,夫妻搭配、美名远扬的,才是少见。
和兄弟们相比,吴王家可就太热闹了,堪称是好戏连台。
今上与吴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彼此之间的兄弟情分与其他兄弟不同,朝野内外,盯着吴王的人也最多。
宣武末年,光幕记载刚刚出现的时候,曾经说过历史按照正常轨迹发展,建文帝登基后削藩的种种举措。
其中提及吴王的时候,说过他被废为庶人,而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次子汝南王——现在当然是不可能受封王爵的了——告发。
子告父,这已经是远远超出一般情况的家庭惨剧了,在外人看来,能与之媲美的,顾忌就只有晋府的弟告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