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两辆牛车在众多武装侍卫的簇拥下,向行宫前进,李笠坐在其中一辆牛车里,想着事情。
起兵诸王,兵败被俘,已经陆续押到淮阴,这些人是生是死,全在他一念之间。
不仅如此,之前一直在淮阴的宗室王侯,包括录尚书事的江夏王萧大款,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不会再有实力派明着支持这些人。
所以,宗室力量已经一蹶不振,接下来,李笠其实可以走程序了。
走什么程序呢?
参考齐、梁换代故事,以谢太后因为新君未定临朝称制,然后封他为某国公,公国有十来郡,封国选诸要职,悉依天朝之制。
过一阵,加封数郡,进爵为王。
而宗室王侯意图谋反,人证物证齐全,统统杀光。
又过一阵,皇后、张贵人临盆,若生下男孩,便有群臣劝进,成了太皇太后的谢太后以天下为重,替孙子做主,将皇位禅让。
于是改朝换代。
若皇后、张贵人未能生下男孩,于是谢太后另立宗室为帝,新君即位后,自称德才缺欠,将皇位禅让。
禅让之后,以逊帝为梁王,延续梁祚。
数年后,梁王因病不治,去世,梁王国除国。
李笠想到这里,目光凝滞。
他作为深受先帝萧纲恩遇的臣子,从道义上就欠了先帝永远也还不完的恩情,若杀先帝诸子孙,在道义上就是永远也洗不掉的污点。
说是忘恩负义也不为过,哪怕他真的称帝,并统一天下,在位期间兢兢业业,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这个道德污点,依旧会成为他的标签。
忘恩负义。
若不杀诸王、侯,就会成为极大地隐患,因为先帝诸子孙,具备一定的政治号召力。
一旦时局突变,或许就有实力派奉先帝萧纲某位皇子、皇孙起事,来个惊天大逆转。
这不是不可能,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阴暗,你不斩草除根,对方就有可能死灰复燃,把你斩草除根。
至于道德污点,谁在乎?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弟,杀侄子,软禁父亲,强占弟媳,有没有道德污点?
起兵诸王,兵败被俘,已经陆续押到淮阴,这些人是生是死,全在他一念之间。
不仅如此,之前一直在淮阴的宗室王侯,包括录尚书事的江夏王萧大款,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不会再有实力派明着支持这些人。
所以,宗室力量已经一蹶不振,接下来,李笠其实可以走程序了。
走什么程序呢?
参考齐、梁换代故事,以谢太后因为新君未定临朝称制,然后封他为某国公,公国有十来郡,封国选诸要职,悉依天朝之制。
过一阵,加封数郡,进爵为王。
而宗室王侯意图谋反,人证物证齐全,统统杀光。
又过一阵,皇后、张贵人临盆,若生下男孩,便有群臣劝进,成了太皇太后的谢太后以天下为重,替孙子做主,将皇位禅让。
于是改朝换代。
若皇后、张贵人未能生下男孩,于是谢太后另立宗室为帝,新君即位后,自称德才缺欠,将皇位禅让。
禅让之后,以逊帝为梁王,延续梁祚。
数年后,梁王因病不治,去世,梁王国除国。
李笠想到这里,目光凝滞。
他作为深受先帝萧纲恩遇的臣子,从道义上就欠了先帝永远也还不完的恩情,若杀先帝诸子孙,在道义上就是永远也洗不掉的污点。
说是忘恩负义也不为过,哪怕他真的称帝,并统一天下,在位期间兢兢业业,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这个道德污点,依旧会成为他的标签。
忘恩负义。
若不杀诸王、侯,就会成为极大地隐患,因为先帝诸子孙,具备一定的政治号召力。
一旦时局突变,或许就有实力派奉先帝萧纲某位皇子、皇孙起事,来个惊天大逆转。
这不是不可能,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阴暗,你不斩草除根,对方就有可能死灰复燃,把你斩草除根。
至于道德污点,谁在乎?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弟,杀侄子,软禁父亲,强占弟媳,有没有道德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