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长沙还有一个特深刻的感受就是:长沙的公交忒豪华了。在邵阳很少有大巴,一般都是不到二十个座的中巴,而且卫生条件极差,坐在车里也能闻到一股煤油味。再加上车厢里的烟味,汗臭味,脚臭味。可怜了我这个能直通大脑的敏锐的嗅觉。我自认为我天赋异禀,能听到一般人不能听到的波长,闻到别人闻不到的气味,尝得出十分细致的味道。可在这时,天赋可就拖了后腿。可看得出随着时空情境的不同,优势和劣势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第一次自己坐的巴士是202路,那时大舅妈家住黄土岭。我要去河西师大附中。路上得经过侯家塘,东塘,黄兴路,过桥到荣湾镇,最后到学校。摇摇晃晃得个40来分钟。我很享受周日去学校的车。人不多,两块钱一张票,但是是空调豪华大巴,坐的舒服啊。我带着随身听,坐在后排一个靠窗户的座位。夜幕初下,一种离殇配随着陈奕迅的“圣诞节”。将那种寂寞忧伤的美推到了极致。王东岳老师说美就是感不能应。说得极致准确。摘下耳塞,拿出瓜子磕起来,配上霓虹灯,车内淡淡的清香,广播里主播那温柔的声音,车来车往叫嚣声,车过桥时秋风浸过窗户轻抚在脸颊。眼耳鼻舌身意。我浸淫在这忧郁的美妙感受里。“师大附中到了,请乘客携带好行李下车,欢迎您乘坐202路公交汽车。”我知道到站了。我依依不舍地下了车。踏进了旋涡般的学校的大门,把我卷进了痛苦的泥沼。从学校回大舅妈家的氛围就完全不一样的。周五下班那会人特别多,人贴人有时候连扶手都摸不到,靠着前后左右的人就能保持平衡。有时我最后一个上车,车门关不上,我只好无奈下车等下一班。虽然挤,可是回家那种热烈欢快的情绪和归校时的压抑是截然相反的,挤挤也没事,心里开心呐。想想又要见到大舅妈了,忽然又没那么开心了。大舅妈搬家去了银盘街,我从此就改搭106路了。这路车是款老式大巴,档次比202确实低了不少。从银盘街上车,到青少年宫,上桥到荣湾镇,再到学校。我搬过来后,实在是受不了大舅妈做的饭菜,也受不了她对我吃饭时的各种嫌弃。于是周日的晚餐我都会在车站附近一家桂林米粉解决。3块钱的豆角码子,或者5块钱的牛肉码子我能吃得饱饱的,还免费送喝的。由于106路车内饰环境不佳,我感受不到那种压抑的美感了,一般就是听歌打盹,然后就到站了。再者人也长大点了,没那么多多愁善感了。坚强独立些了。踏进校门的时候也是抬头挺胸勇往直前了。上了教学楼,随着铃声响起,晚自习开始了。周五坐106回家一样的挤,长大点了,适应了,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周末去见见大舅大舅妈弟弟,和他们过个周末。有段时间外婆来长沙陪我和超弟弟,我甚至提出了走读,坚持了几个月,那时候外婆做饭,大家都长胖了,也开些了不少。外婆一回邵阳我就继续寄宿了。这两路车承载了我初中大部分的出行,我在上面思考,想象,憧憬,哀伤,兴奋。留下了不少感情的痕迹,下次回长沙再去坐坐,希望能把那些感觉捡起来再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