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边写地址边和他聊:

    北京的朋友在某部队里是个总教官,想出来旅游,顺便切磋,原来只在部队和特种兵切磋,也没有机会向民间人士好好学习,提高技艺。我越说得平淡,他的兴趣来了,问我能不能留下手机号,发下参与人员的简历,他就可以保举。

    我说今晚就发到他手机里。

    一路上,我和老朱说,你那朋友千万别掉链子,我这保举人都敲定了。

    老朱说,开车不说这些,等回宾馆找个座机给他打电话。

    没想到,老朱的朋友直接拒绝了参与民间的比武。

    我分析:人家认为这是山野小村,哪是人家总教官的对手,而且就是打赢了,那也没啥好炫耀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你一认真就输了。

    我让老朱再拨通对方的电话,我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

    对于武林高手,你不能说让他去和一帮子村民比试,那很像民间的庙会。

    我首先介绍了我们的项目,就是寻找到先烈的重大题材,其中重要的线人,可能就生活在这个村或者说是他们的族人,我们需要通过比武这样的聚众活动,来争取他们族人的支持,发动群众,找到目标。

    听明白了这场比武,赋予这么重大的使命,老刘答应,参加这场比赛,然后让我提供对方拳术的资料。

    小张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百个字的介绍,而且都是一堆形容词,根本就看不出来人家拳脚的套路。

    我只好让小张凭着想像,结合下少林拳法和南拳,给编个段子发过去,顺便让老刘把自己的简历也写下。

    他发来的短信只有几行字:

    刘某,男,56岁,某部队武术总教官,学生参加过非洲维和,斗过索马里海盗,与东南亚毒贩交过手等等,都是实战中的硬仗。

    我把这份简历发给了黄店主,没过几分钟,他兴奋地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保举成功了,他问了村子里部队的人,说这个刘教官功夫深藏不露,村子里欢迎他这样的高手来比武,安排的第一关,就是要先通过他这一关,也就是说,谁保举,和谁先比。

    我开始回想这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说真的都没有记住相貌特征的店主,能有什么样的身手,会与总教官能交手?

    为了做到知已知彼,我得了解这位第一关的朋友,有啥绝活,不打无准备之战。

    于是,我和老朱又去泡烂粉摊,不仅让摊主加了鸡蛋,还把鸡腿也加了。

    基本上早餐与晚餐,都是常客,也拥有了固定的座位,等他闲下来,就开始聊村子里的比武大会。

    他开始兴奋,说没有想到,我们两个外地人,只用了半天,就被保举进入比武环节。仿佛能参加这个活动,是无上的荣誉,为此还给我们每人碗里,多加了一份菜心。

    别以为菜心是便宜的菜,这是连城特产的一种应季蔬菜,出了这个城,就再也吃不到这份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