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2)
序言
为人写序,这是第一次。
作者方希禹是我的公爹,一位80岁的老人家。
老人开始写,大概是在七八年前。在这个手机与电脑横行的时代,用笔写在纸上的长篇文字,尤为珍贵。
在这七八年的时间里,老人坚持伏案写作,未有间断,白纸钉成的本子,已经写满了无数本。
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文字,并无发表途径。一则由于书号难求,普通人想要出版作品不是那么容易,二则是因为老人年龄渐大,对于手机和电脑无法熟练操作,网络发表这条路,便也断了。
大概在2013年的时候,我曾想过将老人的这些文字做成电子版本在网上发布,但是由于当时的写作环境较差,我本人也有些心浮气躁,加之当时自己手中也有一部正在创作,以至于到底是辜负了老人的期待。
今年老人家80岁了,对我说,写不动了。
他写了太多的字,年轻时受过伤的手就总是酸疼,加之没有发表途径,写出来的东西又无人分享,再写下去的动力也就没了。但这些一字一句、耗费了无数心血和脑细胞写出来的手稿,却成了老人最大的心结。
于是我想,是时候该完成几年前没有做完的事了,那就是帮老人把这些文字整理成电子版,一方面修改一下发布到网上,分享给更多的人看,一方面也能装订成书,给老人和家里的亲戚朋友留个纪念。
刚拿到这些手稿的时候,我是计划要改编的,毕竟老人家的文风和写作手法,以及的内容已经不太符合现代社会的主流,所以计划是保留老人的构思和故事,然后添加一些现代的元素和写法,但是当我仔细看过这些手稿之后,我当即决定,不做任何修改,尽最大可能保留这些作品的原汁原味。
因为老人所写的故事,竟异常生动。
这完全在意料之外。
看老人的文字,就像听评书一样精彩,又像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老歌,只是看字就能让人跟着唱出来,书中的场景也就随之浮现在脑中,既视感非常强,让人身临其境,故事情节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始终能吸着人的眼球往下看,让人想象不到这种在我们这个年代被称之为爽文的作品是一个耄耋老人所写,简直太难得了。
而最最难能可贵的,是老人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一系列想法,正是现在这个社会所或缺的。不得不说,方希禹老人,我的公爹,对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有着自己鲜明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从他年轻时就具备了。
想象一下,老人今年80岁,他年轻的时候,我们就从他20岁开始算起,60年前就是1961年,1961年是个什么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灾荒年,6亿多中国人都在空前的饥荒中垂死挣扎,而二十岁的年龄,正是男孩子长身体、最能吃的年龄。在那个年代,活着就已是不易,更何况还要在无法学习文化知识、无法保持体力温饱的情况下去面对灾难所带来的各种绝望,和从旧社会带来的剥削与压迫。
所以在老人的文中,你能很清晰的看到这些东西,以及老人对这些东西的看法和理解。
比如说孙家大院的伙计们,大部分的人挣六两银子,有人却能挣上七两银子,挣六两银子的人必然不满,于是生出了农活大比武这个桥段。在这个桥段里,老人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阐述,做了很深的强调,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平等,不可有压制和压迫的行为,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多劳者势必应该多得。
本书的原名是《人与人之间》,主旨也正是想通过孤女孙飞燕的遭遇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包容、争斗以及各种人情冷暖。虽然老人文中所写的年代是清末民初,但我们知道,在后续的百十年里,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异、来自于三六九等的剥削和压迫,其实从未减少过。这些事情,没有经历过的体会不到,但我们却在老人的文中深有感触。老人在经历这些的时候,可能还没有接受过改革开放之后的先进教育,不知该如何反抗,或者即使已经接受了教育,也因为众多的原因无法去反抗,但他在那么年轻时就有了这种坚定的想法并坚守至今,实属难得。
再比如说崔庆吉在灾荒年之前屯粮,经过他周密的布置,三年涝雨之灾无损孙家分毫。还有文中所描写的林场中的火道、粮仓里的竹筒,院套四角的高级水井,这都是让孙家大院跻身于不败之地的根源,孙家起家也许靠的是国宝金龙,但江山易打不易守,后续的保持和维护,却全是在于这些细节了。这是智慧,更是细心与大胆的想法。这些是文中崔庆吉的成就,可崔庆吉是谁刻画出来的?崔庆吉想的这些法子又是谁构思出来的?没错,正是我的公爹,方希禹老人。
说真的,看完老人的,我深感惭愧。老人文中所构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相当正确与庞大的,这些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东西也是极其正面和积极的,这是我本人写了多年网文所不能企及且需要学习的。
而从另一些方面,我也愈发觉得老人生不逢时。如果遇到一个好的时代,老人的成就远非如此。
为人写序,这是第一次。
作者方希禹是我的公爹,一位80岁的老人家。
老人开始写,大概是在七八年前。在这个手机与电脑横行的时代,用笔写在纸上的长篇文字,尤为珍贵。
在这七八年的时间里,老人坚持伏案写作,未有间断,白纸钉成的本子,已经写满了无数本。
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文字,并无发表途径。一则由于书号难求,普通人想要出版作品不是那么容易,二则是因为老人年龄渐大,对于手机和电脑无法熟练操作,网络发表这条路,便也断了。
大概在2013年的时候,我曾想过将老人的这些文字做成电子版本在网上发布,但是由于当时的写作环境较差,我本人也有些心浮气躁,加之当时自己手中也有一部正在创作,以至于到底是辜负了老人的期待。
今年老人家80岁了,对我说,写不动了。
他写了太多的字,年轻时受过伤的手就总是酸疼,加之没有发表途径,写出来的东西又无人分享,再写下去的动力也就没了。但这些一字一句、耗费了无数心血和脑细胞写出来的手稿,却成了老人最大的心结。
于是我想,是时候该完成几年前没有做完的事了,那就是帮老人把这些文字整理成电子版,一方面修改一下发布到网上,分享给更多的人看,一方面也能装订成书,给老人和家里的亲戚朋友留个纪念。
刚拿到这些手稿的时候,我是计划要改编的,毕竟老人家的文风和写作手法,以及的内容已经不太符合现代社会的主流,所以计划是保留老人的构思和故事,然后添加一些现代的元素和写法,但是当我仔细看过这些手稿之后,我当即决定,不做任何修改,尽最大可能保留这些作品的原汁原味。
因为老人所写的故事,竟异常生动。
这完全在意料之外。
看老人的文字,就像听评书一样精彩,又像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老歌,只是看字就能让人跟着唱出来,书中的场景也就随之浮现在脑中,既视感非常强,让人身临其境,故事情节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始终能吸着人的眼球往下看,让人想象不到这种在我们这个年代被称之为爽文的作品是一个耄耋老人所写,简直太难得了。
而最最难能可贵的,是老人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一系列想法,正是现在这个社会所或缺的。不得不说,方希禹老人,我的公爹,对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有着自己鲜明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从他年轻时就具备了。
想象一下,老人今年80岁,他年轻的时候,我们就从他20岁开始算起,60年前就是1961年,1961年是个什么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灾荒年,6亿多中国人都在空前的饥荒中垂死挣扎,而二十岁的年龄,正是男孩子长身体、最能吃的年龄。在那个年代,活着就已是不易,更何况还要在无法学习文化知识、无法保持体力温饱的情况下去面对灾难所带来的各种绝望,和从旧社会带来的剥削与压迫。
所以在老人的文中,你能很清晰的看到这些东西,以及老人对这些东西的看法和理解。
比如说孙家大院的伙计们,大部分的人挣六两银子,有人却能挣上七两银子,挣六两银子的人必然不满,于是生出了农活大比武这个桥段。在这个桥段里,老人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阐述,做了很深的强调,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平等,不可有压制和压迫的行为,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多劳者势必应该多得。
本书的原名是《人与人之间》,主旨也正是想通过孤女孙飞燕的遭遇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包容、争斗以及各种人情冷暖。虽然老人文中所写的年代是清末民初,但我们知道,在后续的百十年里,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异、来自于三六九等的剥削和压迫,其实从未减少过。这些事情,没有经历过的体会不到,但我们却在老人的文中深有感触。老人在经历这些的时候,可能还没有接受过改革开放之后的先进教育,不知该如何反抗,或者即使已经接受了教育,也因为众多的原因无法去反抗,但他在那么年轻时就有了这种坚定的想法并坚守至今,实属难得。
再比如说崔庆吉在灾荒年之前屯粮,经过他周密的布置,三年涝雨之灾无损孙家分毫。还有文中所描写的林场中的火道、粮仓里的竹筒,院套四角的高级水井,这都是让孙家大院跻身于不败之地的根源,孙家起家也许靠的是国宝金龙,但江山易打不易守,后续的保持和维护,却全是在于这些细节了。这是智慧,更是细心与大胆的想法。这些是文中崔庆吉的成就,可崔庆吉是谁刻画出来的?崔庆吉想的这些法子又是谁构思出来的?没错,正是我的公爹,方希禹老人。
说真的,看完老人的,我深感惭愧。老人文中所构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相当正确与庞大的,这些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东西也是极其正面和积极的,这是我本人写了多年网文所不能企及且需要学习的。
而从另一些方面,我也愈发觉得老人生不逢时。如果遇到一个好的时代,老人的成就远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