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作为关中平原四塞之一,自秦时就是军事要地,顾祖禹称萧关为“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萧关在历史上曾三易其址。

    秦萧关原在环州(环县)境内的秦长城与萧关故道的交汇点,环江东岸开阔的台地上。

    汉萧关在固原东南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

    北宋时,为了防御西夏,又在汉代萧关故址以北二百里的兜岭,重筑萧关,位置是今宁夏同心县南。

    萧关为关中抗击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

    汉文帝时,匈奴曾入萧关,袭扰北地等郡,关中震动。汉武帝曾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边境,耀兵塞上,威慑匈奴。

    自北朝起,突厥称雄塞外,中原政权频受其扰。唐武则天时,曾任魏元忠为萧关大总管,统重兵镇守汉萧关,以备突厥。

    而在宋夏之间近百年的对抗中,宋萧关一带为双方对峙前沿。

    此次备夏,种彦崮和施全兵分两路,施全扼守萧关,防西夏自赏移口南下镇戎军,而种彦崮则镇守环州,防西夏自清远军城入寇。

    此次西夏可谓是倾巢出动,动员了三府六军司外加擒生军共计四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南下,一虚一实。

    虚者一路,乃细封捺浪领大军十万出赏移口佯攻萧关,起牵制作用;实者一路,乃任得敬率大军三十万,自清远军南下主攻环庆。

    施全挺郁闷。

    细封捺浪的人马猛攻了萧关一次之后,就退回了赏移口,再也没有声响,双方遥相对峙,上演着奇怪的静坐战争。

    本来对峙的局面是求之不得的,可叶治计划的第二阶段战略安排,是要种彦崮和施全大军及早渡河抄金兀术的后路,所以施全他们耗不起,得尽可能的抢时间。

    尽管施全心里有些急,却又不敢贸然出击,横山战线牵一发动全身,万一有什么闪失,势必影响全局。

    昨夜新下了一场雪,苍茫的大地银装素裹。

    施全望着远处的兜岭,眉关紧锁,深沉不语。

    “大将军,不如让我带人马前去一探吧。”前军统制高凯知道施全心中焦急,多次主动请缨。

    “大将军,我去!”

    “我去!”……

    中军统制宋义、左军统制萧良和、右军统制梁坚、后军统制唐南方不甘人后,也纷纷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