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袁术因为孙坚兵败身亡之事,对于荆襄有些忌惮,因此斐潜一行人离开荆襄之后一路北上,穿越了梁东,拐道在小平津一路渡河,都没有遭受到什么意外的堵截。
毕竟现在整个的雒阳地区都空荡荡的,斐潜带着的骑兵又都是老手,撒开了就像是网一样,将遇到的零星斥候都给收拾了,导致很多地方郡县都以为是什么地方的大军来袭,龟缩防守之后才试探派些人去查看,而那时候,斐潜一行早就走远了。
一路之上,斐潜这些人也没与怎么闲着,太史明一开始就奔着管理工房去的,所以基本上也都是和黄家的这些工匠们混在一起。
而枣祗则是找了一个铁匠,对于他在荆襄田间地头上看到了一些农具,有一些新的想法和创意,与这个铁匠商讨的不亦乐乎,有时候两个人各持己见,相持不下的时候还会面红耳赤的争吵几句,然后约定到了并州一样打造一个,比试一下看看谁才是正确的做法……
或许是斐潜本身就是黄氏的女婿,所以不管是徐庶,还是枣祗、太史明,都并不觉得和工匠这样交流有什么不对,又或者是有什么掉身份的地方。
这个年头,汉家的读书人还没有像后世那些书呆子那样,觉得自己清高无比要和一般人拉开距离。在汉代,很多读书人甚至以自己还能种两亩田,开一丘菜园,栽几颗果树为荣,就像枣祗,有时候天天跟老农泡在泥田里,也没人说什么闲话怪话,有的也都是一些赞美之词。
而徐庶,则是一路都在和斐潜探讨关于鲜卑的相关事情。徐庶显然是专门针对鲜卑有提前做过不少的功课,和斐潜一样,徐庶同样也觉得对于鲜卑的骤然崛起,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鲜卑,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游牧民族,却在今天,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说道鲜卑,就不能不提匈奴。
现在已经衰败匈奴就是在后世的内外蒙古的区域兴起的古代游牧民族,而鲜卑最早只是匈奴地下的一个饱受欺凌的小弟。
当时匈奴强横一时的时候,对于兴起于大兴安岭一代的东胡渔猎民族很是一番的蹂躏,然后整个的东胡被打成了两个部落,一个就是后来的乌桓,一个则是逃亡更北的鲜卑山,成为了鲜卑族。
这两个民族都匍匐在匈奴单于冒顿的脚下,作为先锋部队冲杀进了汉境,进行少数民族南下大团结的时候才被汉人所知,原来在某地旮旯,还有这样的两只民族……
因此不管是乌桓也好,还是鲜卑也好,并没有什么自己的独立文化,更多的跟着匈奴在学,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甚至风俗都相差无几。
随后匈奴在大汉亲善的对待之下不幸倒台,两个小弟就趁机捡起了原来大佬的家产,乌桓横穿了幽州冀州,为了一直积攒下来的属于少数民族的内部的矛盾,将匈奴因为防御汉军而空虚的北王庭捅了一个透心凉;而鲜卑这是默不作声的开始从大兴安岭一路向西,吞并原本属于北匈奴的大小部落……
然后鲜卑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建立了一个从横跨整个亚洲大陆,从阿尔泰山下的极端偏西的地区一直到东方的大兴安岭的甚至延伸到了东部海域庞大的部落群体!成为了一个直接针对汉王朝,强烈的有着建立大亚洲共荣圈的愿望的少数民族。
不过……
“幸好檀石槐死了……”斐潜说道。
徐庶也点点头,说道:“没错,嗯,幸好檀石槐死了。”
檀石槐这个雄才大略,宛如冒顿第二的鲜卑大统领,莫名其妙的就在即将对于汉朝发动一起大规模的文化融合的活动的时候,隔屁了。
檀石槐一死,原本就是融合不久的鲜卑顿时分崩成为三个集团,而斐潜即将针对的就是其中的一只。
徐庶说道:“游牧之人,有三事为重,‘水草’、‘刍禾’、‘盐地’,各类纷争皆由此起,昔日檀石槐因人众多,田畜射猎不足给食,听闻楼人善网浦,于是东击俊人国,得千余家,徙秦水上,令渔资食。”说完,看了一眼斐潜。
斐潜点点头,说道:“元直之意,我差不多明白,目前我正在做的也正是如此,然而也并非长久之计……”
毕竟现在整个的雒阳地区都空荡荡的,斐潜带着的骑兵又都是老手,撒开了就像是网一样,将遇到的零星斥候都给收拾了,导致很多地方郡县都以为是什么地方的大军来袭,龟缩防守之后才试探派些人去查看,而那时候,斐潜一行早就走远了。
一路之上,斐潜这些人也没与怎么闲着,太史明一开始就奔着管理工房去的,所以基本上也都是和黄家的这些工匠们混在一起。
而枣祗则是找了一个铁匠,对于他在荆襄田间地头上看到了一些农具,有一些新的想法和创意,与这个铁匠商讨的不亦乐乎,有时候两个人各持己见,相持不下的时候还会面红耳赤的争吵几句,然后约定到了并州一样打造一个,比试一下看看谁才是正确的做法……
或许是斐潜本身就是黄氏的女婿,所以不管是徐庶,还是枣祗、太史明,都并不觉得和工匠这样交流有什么不对,又或者是有什么掉身份的地方。
这个年头,汉家的读书人还没有像后世那些书呆子那样,觉得自己清高无比要和一般人拉开距离。在汉代,很多读书人甚至以自己还能种两亩田,开一丘菜园,栽几颗果树为荣,就像枣祗,有时候天天跟老农泡在泥田里,也没人说什么闲话怪话,有的也都是一些赞美之词。
而徐庶,则是一路都在和斐潜探讨关于鲜卑的相关事情。徐庶显然是专门针对鲜卑有提前做过不少的功课,和斐潜一样,徐庶同样也觉得对于鲜卑的骤然崛起,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鲜卑,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游牧民族,却在今天,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说道鲜卑,就不能不提匈奴。
现在已经衰败匈奴就是在后世的内外蒙古的区域兴起的古代游牧民族,而鲜卑最早只是匈奴地下的一个饱受欺凌的小弟。
当时匈奴强横一时的时候,对于兴起于大兴安岭一代的东胡渔猎民族很是一番的蹂躏,然后整个的东胡被打成了两个部落,一个就是后来的乌桓,一个则是逃亡更北的鲜卑山,成为了鲜卑族。
这两个民族都匍匐在匈奴单于冒顿的脚下,作为先锋部队冲杀进了汉境,进行少数民族南下大团结的时候才被汉人所知,原来在某地旮旯,还有这样的两只民族……
因此不管是乌桓也好,还是鲜卑也好,并没有什么自己的独立文化,更多的跟着匈奴在学,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甚至风俗都相差无几。
随后匈奴在大汉亲善的对待之下不幸倒台,两个小弟就趁机捡起了原来大佬的家产,乌桓横穿了幽州冀州,为了一直积攒下来的属于少数民族的内部的矛盾,将匈奴因为防御汉军而空虚的北王庭捅了一个透心凉;而鲜卑这是默不作声的开始从大兴安岭一路向西,吞并原本属于北匈奴的大小部落……
然后鲜卑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建立了一个从横跨整个亚洲大陆,从阿尔泰山下的极端偏西的地区一直到东方的大兴安岭的甚至延伸到了东部海域庞大的部落群体!成为了一个直接针对汉王朝,强烈的有着建立大亚洲共荣圈的愿望的少数民族。
不过……
“幸好檀石槐死了……”斐潜说道。
徐庶也点点头,说道:“没错,嗯,幸好檀石槐死了。”
檀石槐这个雄才大略,宛如冒顿第二的鲜卑大统领,莫名其妙的就在即将对于汉朝发动一起大规模的文化融合的活动的时候,隔屁了。
檀石槐一死,原本就是融合不久的鲜卑顿时分崩成为三个集团,而斐潜即将针对的就是其中的一只。
徐庶说道:“游牧之人,有三事为重,‘水草’、‘刍禾’、‘盐地’,各类纷争皆由此起,昔日檀石槐因人众多,田畜射猎不足给食,听闻楼人善网浦,于是东击俊人国,得千余家,徙秦水上,令渔资食。”说完,看了一眼斐潜。
斐潜点点头,说道:“元直之意,我差不多明白,目前我正在做的也正是如此,然而也并非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