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德国人发动了夺取苏联高加索石油产区的战役,代号为“蓝色行动”。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蓝色行动”目的在夺取石油,却由于石油供应不足而失败。高加索作战过程中,“燃料匮乏是向山区进军的致命伤。那些装甲师有时等待新的供应,一停就是几天。这种致命伤使德军坐失良机。”会战后期,同样是由于德军装甲部队燃料不足,使得它们解救被苏军围困的保罗斯军团的努力化为乌有。而事实上,那里距离包围圈的距离仅为30英里。

    作为贫油国家,德国进军速度越快,其战略纵深也变得越来越大,石油供应线自然也拉得更长,从而为敌国打击创造了更便利的空袭机会,同时他的石油消耗也就更大,最终,石油供给对于德国而战变成了一个恶循环,彻底击垮了德国,到战争后期时,因为没有燃料,德国的战斗机部队只能按兵不动,不能有效拦截英美轰炸机,而英美轰炸机对德国合成燃料工厂的轰炸,更是进一步恶化了石油的供应,油料的不足使德国飞行员训练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每人每周分配的油料只够飞一个小时,致使飞行员的补充日益困难,到阿登反击战时,更是由于燃料的耗尽而以牺牲结束,最终,几近枯竭的石油供应使德国的战争机器完全陷入瘫痪,德国完全陷入了绝境,飞机和战车因为没有燃料在地面被摧毁,德国退回到骡马和人力的时代,最后他们输掉了那场战争。

    但是,如果德国获得足够的石油呢?

    “德国796万吨、法国359万吨、荷兰240万吨、奥地利286万吨、意大利267万吨,波兰70万吨、捷克……”

    翻看着手中的资料,管明棠的脸上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或许“如果二战德国拥有足够的石油……”在后世,一直都是一个伪命题,但在另一方面,的确,依靠其本土以及占领区的地下石油确实能够满足德国的需要,尽管这个数字不过是1965各国的石油产量,但却是在发现北海油田之前的,各国陆上石油产量,而这则意味着德国完全可以获得充足的石油供给,当然唯一的前提就是——如果这些油田进行大规模开采的话!

    二战时,为了满足德国对燃料的需求,德国耗费上百亿马克修建立了上百座全成燃料工厂,如果他们的本土石油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德国便可以将兴建合成燃料工厂的资金、产能用于军事装备的生产,东线可以得到更多的战车、更多的飞机,当然,他们还可以得到充足的石油。

    加上罗马尼亚每年超过两千万吨的石油供完全可以解决德国石油匮乏的问题,从而彻底的滋润德国的战争机器,使得德国的战争机器更为高效的运转起来,到那时,德国便能更进一步的重创——苏联!

    甚至就是德国占领下的乌克兰每年亦可以提供超过300万吨石油,到那时,东线的德军完全不需要从本土获得石油,他们可以在乌克兰当地获得足够的燃料,而且不需要担心盟国的轰炸,而充足且就近的燃料供给,又能够缓解德军的后勤压力,德军可以腾出运输吨位用于运输其它战争物资系列的连锁反应,无疑是良好的,尽管它可能会带来另一个后果——欧洲战争的延长,但欧洲……距离中国的太远了,而苏联,苏联对于中国的威胁又实在太大了一些。

    “没错,就是这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