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鸣社里,张春望紧张的盯着房门,突然房门被敲响了三下。

    “请进。”他连忙说到。

    就见绍元稹一脸兴奋的推门而入。

    张春望问:“前七天的销量出来了么?”

    “卖空了,卖空了!半个临安书肆的《牡丹亭》全部卖空了!”绍元稹兴奋道。

    “现在全城书肆的存书不会超过一百本,还有许多人在书肆外等书。许多文人雅士、闺阁里的小姐夫人听闻了《牡丹亭》好看,想要购买,却都已没货,现在满城不知多少人家的奴仆书童在寻找《牡丹亭》。而且《牡丹亭》的名声已经传开,今早便有一个外地的书商来到社里询问哪里可以进得《牡丹亭》真本。”

    张春望闻言忍不住站起,然后又满脸兴奋的坐下,终于有失体面的一拍手,大笑道:“七天九百本,果然成了!”

    《牡丹亭》上市第一天还不为人知,但随着读者增加,却无比迅速的成为了临安街头巷尾热议的剧本,这几天两人早就知道《牡丹亭》爆火,但直到此刻前七天的销量统计出来,他们才明白火热的程度。

    九百本听起来不多,但此时临安城人口百万,识字率不过百分之五左右。

    整个临安城识字的人也才五万出头,等于这七天里每五十个识字的人里,就有一个买了《牡丹亭》。

    这个销量绝对是第一级的火书,而且超过了张春望印象里春鸣社曾印的所有书籍。

    其实这也是因为《牡丹亭》四钱宝钞的售价实在太过便宜,如果是以前的书,这样的字数和印刷质量,八钱甚至一两的售价都是正常的。

    白鹏飞只卖四钱,哪怕是穷困的儒户咬咬牙也能买得起。

    而白鹏飞在书籍扉页上那句自卖自夸的“开篇不谈牡丹亭,读遍诗书也枉然”也成功引起了注意,这种宣传,加上书写得确实极好,很容易便使得《牡丹亭》成为了临安读书人之间的话题读物,许多读书人听旁人谈起《牡丹亭》后也心生好奇,到书店询问,发现《牡丹亭》的售价这么便宜,便自然会购买。

    绍元稹道:“白氏书坊的掌柜吴四三今早来问,他们已经赶制了五百册新书,是否还需要再加印。”

    张春望道:“赶紧叫他们加印。”他起身在房中转了两圈,对绍元稹道:“再加印五千册,我们马上发货,在整个江浙的书铺都铺开,各行省的关系也可以准备了。”

    绍元稹点点头。临安是申朝重要的印书聚集地,在这里印成的书籍可以沿长江一路往西,从江浙一路发行到四川,也可以在临安装船,一直沿大运河北上发行。因为印工好,校对精良,临安戏本在整个大申都很出名。

    虽然《牡丹亭》只卖四钱一本,但因为印工只要一钱半,再扣去运输费用,和白鹏飞三七分账,春鸣社每本可以进账一钱半。

    而一本火爆的书至少也能卖出上万册销量,对于春鸣社来说就是一千多两宝钞的进账。足够明年春鸣社的经费了。

    张春望火烧眉毛的问题一下就得到了解决,他怎么能不开心?

    “只是,”绍元稹犹豫道,“今年春鸣社点将录的状元,是否就是白鹏飞了?”

    张春望一愣,也犹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