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重黎氏是史官家族的“鼻祖”,也就是一个行业的发起者。

    后面这个“重黎氏”失去封地成为司马氏,西汉的司马迁就是其中的一员,比较出名的还有司马懿与司马光,后两者嘛……啧啧!一个的八个儿子开启“五胡乱华”,另一个混在儒教当历史家。

    但凡是有点历史常识,会知道由重黎氏后代来跟随记载历史多么重要,吕武都不知道该该感到荣幸还是觉得哭笑不得了。

    吕武还不能观看史官是怎么记载的自己,哪怕他学李大帝,说想看的理由是“有过改之,无过勉之”,偏偏那位史官比唐时的业余选手有职业道德多了,根本就不给吕武看,再逼就要自杀换个人来了。

    逼死史官这种会遗臭万年的事情,吕武就是有再大的胆子,不得考虑一下得失?权衡下来的答案是没有必要。

    目标明确之下,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功过后人评价也就是了。

    当然了,应当有的顾虑不能少,注定要当坏人也该做一个有意义的坏人。

    这个就是史官对身份地位达到一定程度的人,一种无形的制约,比什么“天人感应”要靠谱多了。

    因为有史官在,包括吕武在内的一众“卿”说话显得很小心翼翼,对某个话题浅尝即可之后,不讲太多的闲话,话题转到国家大事上面来。

    其实也没有太多能讨论的地方,无非就是齐国的相关后续,明年需要应对的一些事务。

    能够确认的就是,明年晋国需要召唤众小弟到“虎牢”会盟。

    郑国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攻打蔡国成功地惹上了楚国不说,还有胆子找晋国的新军约架。

    等晋国的国君胁迫下军前往支援新军,郑军很干脆地撇着脚丫子跑路。

    事情的经过是,晋国的新军去郑国势力范围逛游,也就是进行实际的挑衅。

    郑国做出了一个主权国家该有的反应,单纯就是因为晋国太强大,强者遭到冒犯需要挽回面子,哪怕郑国的反应得当,得出的结论只会是郑国错了。

    说白了就是,想打还能没有理由?拿出一包洗衣粉当借口,想揍就能揍了。

    过程中还有一帮小弟站在旁边大喊:老大威武霸气!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呱呱叫。

    没办法的事情,拳头大就是有理,是不是?

    吕武等人在干的事情很符合程序,讲一些话来让史官记录,举起砂锅大的拳头,隔空对郑国喊话:你特么就是欠收拾啊!

    另外一个就是用史官的笔来给国君定性,算是钉在历史耻辱柱的做法。

    那谁不是讲过“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么一句话吗?

    吕武和士匄、魏琦、士鲂就是合作给国君煮了一道叫“虾仁猪心”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