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年,除了分房,对项南来说是好事之外。还有几件好事,是让他开心的。

    一是各类期刊、杂志纷纷复刊,如《燕京文艺》、《当代》、《世界文学》、《沪江文艺》等等。

    稿酬制度也重新恢复。规定原创稿千字二到七元,翻译稿千字一到五元,属于低稿酬。因为六零年代,稿酬标准为原创稿三到十元,翻译稿二到七元。

    十年过去,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降了一等。

    但即使如此,对项南这样产量极高,一天就能写一到两万字的人来说,靠稿子赚钱,也已经成为可能。哪怕千字四元,一天都能赚五六十,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收入。

    二是,文化禁锢逐渐放开。之前的、电影、戏剧,都要遵从【三突出】的原则,突出工农兵英雄人物的高大全,而且还要面临严格的审核。

    进入到七七年后,审查逐步放开。很多原本不能写,不能碰的题材,现在都可以写了,让项南都有种解脱枷锁,摆脱束缚,纵情舞蹈的畅快感。

    他先将一部中篇《我们的田野》寄给了《人民文学》。这部讲述的是知青下乡,扎根农村,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历经磨难,获得成长的故事。

    这部,写得还是比较保守的。尽量客观中正的表现知青经历,不刻意美化,也不刻意批判。不像其他作品,对知青下乡持悲观、哀伤的态度。

    项南打算以这部作品做问路石,能出版最好。如果出版不了,以后就悠着写。等政策大幅放开后,再考虑松绑。

    ……

    “晓丽,这就是厂子分给我的房子,还不错吧?”项南站在整洁、干净的屋子里笑道。

    “不错,当然不错。”蔡晓丽连连点头道。

    她们一家六口,现在也就三间房。以前爸爸还健在的时候,姐妹五个挤在一个炕上睡。磨牙、放屁、打呼噜、说梦话,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别提多烦躁了。

    哪像项南,自己住一个单元,又宽敞又舒服,真的太棒了。

    “建军,我真羡慕你~”蔡晓丽又道。

    “不用羡慕,这是我的房子,也是你的房子。”项南笑道,“以后,你也可以搬来住嘛。”

    “说什么呢,讨厌~”蔡晓丽脸一红,娇嗔道。

    “哎,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你要晚上加班累了,懒得再骑车回家,就可以来这里将就一晚。”项南解释道。

    “那也不合适。传出去,多让人笑话呀。”蔡晓丽害羞道。

    现在的社会风气还很保守,青年男女搞对象,走在马路上都不敢手牵手,更何况是睡在一个屋里了。

    “谁会笑话,谁敢笑话,笑话什么?”项南撇撇嘴,“咱们是搞对象,在一起不正常么?除非是你自己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