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文书、官物等传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驿,一种就是递。

    驿一般是传送一般的文书,而递就是传送军情或其他紧急文书,递也就是递铺,因其隶属于尚书省,因此又被称作“省铺”。

    递铺有铺吏及铺兵,专门负责传送文书、官物等等。

    递铺又分慢递与急递,而急递的铺骑,马领之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之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是昼夜兼程,日行最高可达五百里上下。

    因此福建路转运司转运判官严国罋关于“泉州民变”的奏章,只十日就送抵了宋京师开封府。

    “陛下,自六月以降,我圣朝各处是天灾不断,此刻陛下当为三事,出御制南郊亲祀,飨太庙,祀天地于圜丘,一也;赦天下,降德音于四京,减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二也;轻徭役、薄赋税,以安民心,三也。陛下。。。。”

    宋皇宫一处偏殿之下,尚书右仆射曾布躬身,对宋帝赵佶说道。

    “朕知道了。。。”赵佶不待曾布说完,就极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打断了曾布。

    曾布所奏三事,这是一般帝王在天灾发生之时,都会这么做的,不是什么新鲜之事。赵佶熟读史书,又岂能不知?

    其中真正对救灾有用的,能够安抚百姓的就是轻徭役、薄赋税,轻徭役也还罢了,而薄赋税会降低朝廷的税赋的。

    此时朝廷国库空虚,还要应付西夏战事,如此能拿出来赈济灾民的钱粮是少之又少,分摊到各路府州军的就更少了,如杯水车薪。

    赵佶为大宋皇帝,当然明白灾情发生之时,若不能赈济、安抚百姓,必然会激起民变,也许还会天下大乱。

    可此时的赵佶是捉襟见肘,根本是拿不出太多的钱、粮赈济、安抚百姓。

    而此时曾布于殿中喋喋不休的谈论天灾,却又拿不出真正的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又能赈济、安抚百姓的办法,因此使得赵佶是极为厌烦。

    “元祐之人”只会高谈阔论,只有“元丰之人”才有治国良策,这是此时赵佶对朝中诸大臣的印象。

    曾布虽为“元丰之人”,但他其实是中间之人,既拉拢“元祐之人”,又拉拢“元丰之人”。

    曾布闻言涨红了脸站在原地,矮小的身子是微微颤抖。

    随着赵佶居帝位日久,是越来越具威势,并且是越来越乾坤独断了,许多事情根本不征求宰执等大臣的意见,就直接以手诏的方式下达谕旨。

    特别是太后向氏殡天之后,赵佶更是如同一只摆脱了笼子的鸟雀一般,是展翅高飞,任何人都无法稍控制于他,朝中大臣也是越来越惧怕赵佶了。

    这与当年赵佶刚刚入宫继位之时是完全不同了,当时的赵佶是礼贤下士、虚怀若谷。

    此时殿中气氛略显尴尬之时,尚书左仆射韩忠彦急匆匆的进入了殿中,因此年事已高,同时又走的急,因而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

    该致仕了,赵佶见状心中暗暗摇头道,如此之人,岂能久居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