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待俞大猷明明超前的现代化军事思维如此谨慎呢?

    这是因为大明王朝本质上是由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大集体,礼仪与道德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法律。

    所以俞大猷的现代化军事计划与思维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相比较之下,戚继光与李成梁就现实得多了,他们没有去触动大明王朝的体制问题,而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他们职责范围以内且力所能及的事儿。

    他们没有要求朝廷为他们提供专职的后勤人员,他们部队中的装备和武器也没有让国家统一提供,而是来源于各府县的分散供应,像李成梁更是自己花钱招募家丁式的士兵作战。

    这些在俞大猷看来无疑是陈旧、落后、需要改变的。

    然而,在戚继光与李成梁看来,却是现实可行的。

    再比如,俞大猷曾提出军队现代化的计划中要求“兵精械利”,把原来的两个士兵的军饷供应给一个士兵,“以部队的质量来代替数量”。

    看,俞大猷不愧为大军事家,思想多么先进,这不就是“裁军”吗?

    要知道这个思想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在我们邓爷爷手上才真正意义上实现。

    戚继光与李成梁并不是不赞同,而是针对实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在现有国情下还不能用质量代替数量。

    因为大明王朝的军队必须是一支“全能”的军队,经常性的任务并不是应付外部的侵略,而是面对内部的叛乱,也就是镇压内地农民与边区少数民族。

    全国各地区间的灾害频仍、农民的流离失所、官吏的苛刻暴虐等等……都有可能迫使暴动随时发生。

    而幅员广阔的大明,很难预料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所以这任务不是一支高效率的机动部队能完成的,因而军队的数量必须要多。

    这是戚继光、李成梁两个人与俞大猷认知不同,以至于实践上有所不同。

    如果俞大猷还活着,让他来观摩辽东的这场军演,十有八九不太满意。

    当然这也只是朱翊镠的假设。

    ……

    步兵操练完毕,便是骑兵了。

    除了留守的哨兵,所有人从东单堡迅速转移到马根单堡。

    无论是朱翊镠,还是蒙古族、女真族的代表,显然对骑兵期待更高。

    毕竟李氏一门擅长骑兵突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