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先来找你商量,还没去找舅舅他们。”张钧言开诚布公的说道,“姥姥年轻时很不容易,被打了很多年。我大舅身为长子冷眼旁观,怀我妈妈的时候姥姥受不了了想跳河,被赶回家的大姨劝住了。现在,我有能力了,想赡养姥姥。我没见过我母亲,没有机会回报母亲的生恩,可我想大姨和母亲是希望姥姥能离开这里,安享晚年的。姥姥在我小的时候全心全意的照顾我,现在我知道了姥姥的艰辛,不可能当做什么也没发生,就算现在看起来没事了,我姥爷不会动手了,可我想姥姥这么好的人,不该被这么对待。”
张重信太吃惊了,可能年纪小的原因,并不知道张钧言姥姥的痛苦过往,在张钧言小的时候,也经常能见到这个老人,很和气开朗的老太太,到村里看张钧言时,遇见其他孩子总是笑呵呵的,分给孩子糖吃,还有各种海鲜小零嘴。那时他虽然成年了,但对张钧言羡慕极了,也想要这样的姥姥。
张重信没有怀疑张钧言的话,小叔叔不是查明白了,不会信口开河,“你的事是我们张家的大事,你想姥姥陪你读书,我们只有支持的,而且带姥姥去检查身体好好休养这么好的机会,做子女的,只要还有孝心,就不能反对。”
“所以要麻烦重信,和我一起见我舅舅商量一下。”张钧言对张重信的能力一点不怀疑,张重信最后在厂子快要倒闭时花钱自己顶起来了,那时所有人都不看好,可张重信愣是顶着压力把厂子盘活了,给了上千人工作机会。
“好,小叔叔不用担心。”张重信没有推辞,“这样,我现在把你舅舅找来,还有你大姨,我们去旁边的小会议室。还是等找个时间陪你去你舅舅家?”
“现在吧,我明天要去省城,下个月就要准备出国比赛了。”张钧言把这两个月的安排和张重信简单说了说。
张重信听到也替张钧言高兴,“我以为是你比赛成绩好被国大录取了,还要出国比赛替国争光,好,好,好。”什么时候的人民,对能为国争光都是大力支持的。张重信考虑到还有张钧言的姥爷,就在厂子东边不远的渔场,“要把你姥爷叫来吗?”
“不用。”张钧言拒绝了,“我想我大舅会和我姥爷商量好的。”
张重信也没多劝,虽然这样让外人看起来张钧言太不尊敬长辈了,可小叔叔一向聪明稳重,这么做总有他的理由。里面夹着姥姥的事,自己知道的也就是张钧言刚刚所说的,还有很多是不知道的,就不在多言了。
“谢谢重信。”张钧言很郑重的道谢。
张重信呵呵一笑,“小叔叔,和我客气什么。小时候可没少吃姥姥做的零嘴。”
“走吧,我们先去旁边的屋,我让人把你舅舅和大姨叫过来。”两人出门去了小会议室。
等人的过程,张钧言也细细问了张重信族里小辈的学习情况,张重信是自己走后,族里最出息的后辈,两人有商有量,就定下了接下来几年小辈们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学习,去首都找张钧言继续学习。
很快,张钧言的大姨先来了。
对大姨孙培雨,张钧言是比较亲近的,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小时候目睹父亲家暴母亲,又经历母亲要绝望自杀,自己被退学打工供给只比自己小两岁比自己都高的学渣弟弟上学,在这种环境中,扔坚强乐观的活着,受了姥姥很大的影响。
说起来,自己的母亲的命相当于是大姨救下的,母亲能当兵也是大姨出的力。
看到大姨进来,张钧言起身迎了迎,拉开椅子,“大姨,先坐。”
孙培雨四十多,带着黑框眼镜,头发竟然夹杂着白发,小妹牺牲时都没来的及见一面,心里有时候也后悔当时让妹妹参军离开这个家,看到挺拔俊秀的外甥,“钧钧是遇到什么事了?和大姨说说,不怕。”看到张钧言在,怕孩子遇到难事。
张钧言把事情简单和大姨说了,只是说带姥姥去首都看病修养,陪着自己读书。
孙培雨听完,沉默了一会,“还回来吗?”
张钧言看着坎坷半生的大姨,“我读书要读很多年很多年,十年往上。”
孙培雨看着长大的外甥,是知道了什么吗?“这是好事,就是这担子落在你这个小辈身上,也是给你增加负担,大姨每个月给你五十,好好念书。有空大姨和你大姨夫就去看你姥姥和你。”
张重信太吃惊了,可能年纪小的原因,并不知道张钧言姥姥的痛苦过往,在张钧言小的时候,也经常能见到这个老人,很和气开朗的老太太,到村里看张钧言时,遇见其他孩子总是笑呵呵的,分给孩子糖吃,还有各种海鲜小零嘴。那时他虽然成年了,但对张钧言羡慕极了,也想要这样的姥姥。
张重信没有怀疑张钧言的话,小叔叔不是查明白了,不会信口开河,“你的事是我们张家的大事,你想姥姥陪你读书,我们只有支持的,而且带姥姥去检查身体好好休养这么好的机会,做子女的,只要还有孝心,就不能反对。”
“所以要麻烦重信,和我一起见我舅舅商量一下。”张钧言对张重信的能力一点不怀疑,张重信最后在厂子快要倒闭时花钱自己顶起来了,那时所有人都不看好,可张重信愣是顶着压力把厂子盘活了,给了上千人工作机会。
“好,小叔叔不用担心。”张重信没有推辞,“这样,我现在把你舅舅找来,还有你大姨,我们去旁边的小会议室。还是等找个时间陪你去你舅舅家?”
“现在吧,我明天要去省城,下个月就要准备出国比赛了。”张钧言把这两个月的安排和张重信简单说了说。
张重信听到也替张钧言高兴,“我以为是你比赛成绩好被国大录取了,还要出国比赛替国争光,好,好,好。”什么时候的人民,对能为国争光都是大力支持的。张重信考虑到还有张钧言的姥爷,就在厂子东边不远的渔场,“要把你姥爷叫来吗?”
“不用。”张钧言拒绝了,“我想我大舅会和我姥爷商量好的。”
张重信也没多劝,虽然这样让外人看起来张钧言太不尊敬长辈了,可小叔叔一向聪明稳重,这么做总有他的理由。里面夹着姥姥的事,自己知道的也就是张钧言刚刚所说的,还有很多是不知道的,就不在多言了。
“谢谢重信。”张钧言很郑重的道谢。
张重信呵呵一笑,“小叔叔,和我客气什么。小时候可没少吃姥姥做的零嘴。”
“走吧,我们先去旁边的屋,我让人把你舅舅和大姨叫过来。”两人出门去了小会议室。
等人的过程,张钧言也细细问了张重信族里小辈的学习情况,张重信是自己走后,族里最出息的后辈,两人有商有量,就定下了接下来几年小辈们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学习,去首都找张钧言继续学习。
很快,张钧言的大姨先来了。
对大姨孙培雨,张钧言是比较亲近的,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小时候目睹父亲家暴母亲,又经历母亲要绝望自杀,自己被退学打工供给只比自己小两岁比自己都高的学渣弟弟上学,在这种环境中,扔坚强乐观的活着,受了姥姥很大的影响。
说起来,自己的母亲的命相当于是大姨救下的,母亲能当兵也是大姨出的力。
看到大姨进来,张钧言起身迎了迎,拉开椅子,“大姨,先坐。”
孙培雨四十多,带着黑框眼镜,头发竟然夹杂着白发,小妹牺牲时都没来的及见一面,心里有时候也后悔当时让妹妹参军离开这个家,看到挺拔俊秀的外甥,“钧钧是遇到什么事了?和大姨说说,不怕。”看到张钧言在,怕孩子遇到难事。
张钧言把事情简单和大姨说了,只是说带姥姥去首都看病修养,陪着自己读书。
孙培雨听完,沉默了一会,“还回来吗?”
张钧言看着坎坷半生的大姨,“我读书要读很多年很多年,十年往上。”
孙培雨看着长大的外甥,是知道了什么吗?“这是好事,就是这担子落在你这个小辈身上,也是给你增加负担,大姨每个月给你五十,好好念书。有空大姨和你大姨夫就去看你姥姥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