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孟丹更是瞪大了眼睛,他打过仗,自然知道带的兵越多,胜面越大,可只带三千人,还要在登基大典之前赶回来,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他是能打仗,但这种仗他怎么也不敢打包票啊!

    待到菜端上来之后,二人已经没有了吃饭的心思,草草吃完,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到宫门的。

    “可是元小将军和陆公子?”忽然听到有人在叫他们,二人不由得转身,原是红袖来了。

    她把两封信分别交到二人手中,低声说道:“皇宫人多嘴杂,有些事情陛下不好交待太仔细,两位回去之后读信可知。明日奴也将随二位前往淮南,还请多多关照。”此话说完,红袖便转身离开,毫不停留。

    元孟丹和陆难行对视一眼,深觉此事不简单,但二人皆是人中龙凤又正值少年,第一次参与到这样的大事,只觉心中火热。

    只是此时,他们是真的犯了难,陆难行深觉祖父果然是坑了他,新帝几乎是给了他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这么鲁莽的人,当初又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谢凉自然知道他们回去之后心中定会惶恐,不过她路已铺好,若他们依计行事且无纰漏,此次胜算能到三成。三成看上去固然很少,可若有了三成的胜算,那便足够谢凉去拼一把了。

    若他们未能成事,谢凉也有第二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皇帝要做的事情总会在朝中传出风声,当朝臣们知道淮南王的心思时,固然为其言行可耻,却也有人觉得陛下派使者前去的行为太过莽撞。知晓真相的丞相和文将军更不会多说什么,也让众人对此议论纷纷。

    这几天,户部尚书刘谦接到了陛下的命令,让他为三千精兵备好七日的粮草。三千精兵他倒是知道,那是陛下从文将军的军中挑选的将士,刘谦并不明白陛下到底要做什么,他只是将陛下交代的一切事务都处理好,旁人来问,多的他一概不说。

    刘氏一族之前支持陛下的堂弟,尽管陛下到现在还未发难,可谁人不知,只要涉及储位之争,得胜的一方总会对失败的各方赶尽杀绝。虽然宫中还未传出陛下对刘氏会有什么安排,但刘谦心中依然惶恐不自胜。

    他现在只愿陛下看在他工作做的好的份上,能对刘氏格外开恩,哪怕是下放到边地小城,也比这刀悬于脖颈要好。

    都城的军队中,又以北军最为强悍,北军中尉更是行家长子行名,与失了统领的御林军不同,北军自立军起便一直是帝王最信任的军队,无论是哪位帝王,都会将自己最信服的将领安排在中尉的位置上。

    由于此次出行用的是商议婚事的名头,谢凉这边自然不可能将自己的大将派过去招人眼,行名为他们挑选了三千人,叮嘱道:“此三千人皆是我军中精锐,不论元小子你是去做什么,你都要把他们给我平安带回来!”

    元孟丹自然领命,陆难行则是看了一眼行名,总觉得对方似乎已经猜到他们这次行动的目的了。

    翌日,元孟丹和陆难行带上三千精兵出发,他们一开始还担心红袖不会骑马,特地准备了一辆马车。红袖见此之后,微微一笑,将马给放了,姿势熟练地翻身上马。她本就与谢凉一起长大,谢凉从小随着先帝征战,她自然也会骑马,骑术更是不差。

    这次出发的三千精兵都是骑兵,每个人都带了六日的粮草,夜以继日,轻装简从。不过五日,便到了淮南七城的第一座城——临安城。

    先帝虽只予淮南七城,但淮南王对自己的城可舍得下钱。城墙修建上更是在前朝的基础上加厚盖实,比之前朝坚厚一倍不止。

    城内守军见有兵马前来,怒声大喝:“此乃淮南王辖下临安城,尔等何人?”

    红袖下马上前,拿出谢凉写的文书及身份证明,向守城的将士出示:“我等乃陛下特派使者,前来与淮南王商议婚事,尔等可先验真伪。”

    守城将士验过文书,当即开门放行。不料此时元孟丹当即发难,趁守将转身之际一箭射杀,城门慌乱,三千大军随即入城。

    城门口的骚乱引来大量敌军,可他们算错了,元孟丹的目的并不是夺城,他带领三千骑兵直接闯入州牧府邸,未见州牧便将其管家斩杀,并令军中之人大喊临安州牧已亡,又以精锐之师迅速将城中还未汇合的敌军清缴,不少敌军以为州牧已身亡,纷纷选择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