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委员长率国民政府一干大员臂缀黑纱,肃立在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

    蒋委员长在船上“抚棺大哭”,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蒋委员长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城。

    这一天,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的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

    随后,蒋委员长与军政大员和各界群众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

    张自忠殉国时年仅49岁,数日后,他的夫人李敏慧绝食七日百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八路军周副主席写下:“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的挽联,后来周副主席将张自忠的幼子送到苏联,与八路军主要领导人的子女在苏联一同学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其幼子才回到祖国……

    与此同时,在枣宜会战的战场上,鬼子再一次对宜昌一带发动了进攻, 31日,经过激战,鬼子第三、第三十九师团占领了襄阳。

    随后,鬼子从襄阳南下向荆门、当阳、宜昌进攻。

    鬼子兵力不足,无法对占领区进行有效的控制,随后,第五战区第2、第31集团军从襄阳一路紧随鬼子,相继收复了襄阳、宜城,并到达荆门、当阳以北地区。

    6月12日,日军攻占了宜昌,中国军队随即追至宜昌附近,并在宜昌以北对鬼子形成包围之势,随后鬼子撤走,6月17日,中国军队对宜昌发动反攻,并一度收复了宜昌。

    鬼子见舆论影响不好,就又增兵宜昌地区,宜昌再次被鬼子攻占。

    中日双方在当阳、宜昌、江陵、信阳一线形成对峙重创了第五战区,最终占领宜昌。

    枣昌会战以鬼子的胜利而结束。

    枣昌会战中,中国军队损失了数万之众,算上失踪和受伤的近十万人,而鬼子只损失了不到一万人,鬼子基本完成了战役目地,占领了宜昌,威胁重庆。

    在整个枣宜会战中,中国军队对第一阶段作战的判断和部署大体是正确的,从战场形势看,并未完受制于日军,还保持着一定的主动性。

    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战役的主要指挥对我方部队战力估计的过高,他们只看到了我军有五十四个师的兵力参战,以为我军战斗力很强,而实情是我军极度缺乏重装备。

    我军至少有三个军为敌重创,中国军队的打击力严重不足,以致再次上演虽已对敌包围攻击,却根本啃不动鬼子,无法歼灭甚至重创敌人。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国军队的重火力,与鬼子相差的太多。

    正是第一阶段作战的失败,引发了第二阶段作战的线被动,最终惨败,损失十万大军,宜昌被攻占。

    不过鬼子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又一个成功,但在战略上却越加显得被动。

    由于占领了宜昌,鬼子本来就漫长的战线拉得更长了,而鬼子第十一军,这支中国战场上最后一支战略机动力量也被完卡死,分散在新的占领区中。

    最重要的是,鬼子并没有重创第五战区的主力,第五战区对武汉一带的威胁依然存在,这让鬼子最初的战略构想落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