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是半夜十一点钟,虽然多数北京城的居民都已入睡,但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莫理循依旧没有结束他的工作,像往常那样,他仍在灯下忙碌。

    这是一篇关于中日战争的综合论述稿。莫理循必须在天亮之前完成。现在他已将草稿写好,正在进行最后的润色。

    现在莫理循就居住在北京城东交民巷的英国驻华公使馆里,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邀请他住在这里的。之所以这么热情,主要走出于感谢。莫理循在旅顺遭空袭当天所拍摄的那些战地照片让朱尔典多少挽回了一些英国政府对他的信任,他当然对莫理循非常感激,于是热情的邀请他在公使馆住下,并承诺给莫理循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新闻。

    至于莫理循,他之所以住在公使馆里,到不全走出于虚荣,他很清楚。这场生在远东的中日战争关系到整个世界的格局,英国政府不可能不闻不问,实际上,朱尔典也告诉过他,从战争一开始,英国政府就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展,而且试图对此进行国际调停,只是因为中国和日本都不想在决出胜负之前就坐到谈判桌前去,因此英国政府的调停努力目前并无任何效果,但是另一方面,英国政府并没有放弃努力,仍在各方之间奔走,试图联合美国、法国、俄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再次进行调停,如果能够达成调停的话,朱尔典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报道权交给莫理循,也正因此。莫理循才会住在英国公使馆里,守株待兔。

    不过在拿到关于国际调停的报道权之前,莫理循并非无事可干,他全力以赴的报道着此次中日战争的展情况,本来,他是打算亲自赶去前线的,但是由于中**方拒绝给外国记者前线采访权,因此,莫理侃只能坐在后方,利用他多年以来建立起来的关系网,从中国的政客那里获得足够的消息,这些天里。黎元洪、汤化龙那帮高官都是莫理循采访的重点对象,他们透露的消息往往比中国中枢政府的新闻安言人透露的消息更详细,因为他们的消息来源正是总统府,那里就是这场战争的指挥中枢,而且总统先生显然也非常乐于通过黎、汤二人间接的透露那些不方便直接透露给记者的消息和看法。

    必须承认,这场战争中,中**队的表现可圈可点,从那些在新闻布会上布的战地照片来看,中**队不仅在空中占尽优势,而且在陆地上也进展顺利,日本军队显然已经难以招架住中**队的凌厉攻势,而且从战略上看,从战争一开始,日本就全面落在下风。

    换句话说,对于这场中日战争,中国中枢政府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从舆论到后勤,从军队到民间,各个方面前准备的非常充分,这就像是几十年前爆于欧洲的那场“普法战争”表面上看,这场战争的爆是偶然的,但是实际上,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的,那位

    “狂人总统”从上任的那一玄起,实际上就在准备着这场战争。

    也正因此,莫理循现在的这份综合论述稿所起的题目就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他希望能够通过仔细的分析,将此次战争爆的整个过程展示给读者,同时也分析一下这场战争为什么不可避免,以及战争结束之后远东地区的战略格局走向。

    以前,莫理循曾准确的预言到了“远东狂人”的上台,现在,他打算再做一次预言,对远东格局进行一次预言,如果将来的远东局势展果然如莫理循所料的话,无疑将继续提升他的知名度,这有利于他将来的展,无论是在新闻界还是在政界。

    也正因此,莫理循才会熬夜整理草稿。

    终于,所有的草稿润色完毕,莫理循抬起头,看了眼闹钟,已是深夜十一点半。

    想起明天还要与一些中国的政客周旋,莫理循决定尽快休息,不过没等他收拾完毕,就听见门外的走廊上传来人的说话声。

    拉开房门,向走廊上望去,莫理循看见了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现在。这位公使先生正身穿睡袍,与一名公使馆的秘书做着交谈,由于情绪比较激动,朱尔典的嗓门显然有些大。似乎没有留意到已经影响到了住在他隔壁的莫理循。

    由于是背对莫理循,朱尔典并未留意到莫理循正在偷听他与秘书的谈话,直到秘书离开,朱尔典转身回屋。这才现正站在隔壁门口的莫

    循。

    朱尔典露出一个职业般的微笑,看了眼莫理循的装束,惊讶于他的

    奋。

    “莫理循先生,你无疑是一名最优秀的记者,这么晚了,居然还在工作。”

    莫理循没有理会朱尔典的恭维。他走到朱尔典跟前,好奇的向他打听刚才那名秘书转告的消息。

    “公使先生,刚才如果没有听错的话,似乎日本人想与中国进行谈判?。

    见莫理循一点也不掩饰他刚才的偷听行为,朱尔典不得不收敛了微笑。一本正经的打起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