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苑博和我家的关系十分俗套,重组家庭不外乎此。在我上高一那年,我爸跟他妈结婚了,两位长辈希望两个同岁的孩子和睦相处,相亲相爱。

    他们当时可能做梦也想不到,我和他相处得远不止和睦。至于相亲相爱,现在想来,可能也就只有我在单方面对他亲对他爱。

    时至今日,我已经不太记得自己是因为什么对他起了不合适的心思。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一切如露如电,空花泡影而已。

    如果说我们之前确实有些不寻常的关系,我必须得承认是我先追的他,而且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只怪当时愚钝。

    第二天清晨,在大师兄的嘱咐声中,我换上一套比较新的袈裟,收拾了一个蓝布包袱,在庙里做完早课,用完早饭后便下山了。

    用早饭时,妙波频频朝我看过来,神色不安。

    大师兄不明就里,以为他担心过度,遂安慰道:“小和尚虽然小,也是潜心修了三年的佛法,还时常派到大寺庙里交流。他现在就是去企业讲个普及的课,又不精深,不用担心。下山也是修行。”

    妙波还是忧愁,他看了看住持,说:“二师兄以前确实下山讲过课,但顶多就是县城里劳改犯思想课的时候说几句。那位施主为何要千里迢迢跑到这里,国内有名的大师那么多……”

    我悄悄扯住妙波,示意他赶紧吃饭。

    住持吃饭时是不说话的。这位老和尚秉持着食不言,寝不语的理念,满心满眼都是眼前的餐饭,也许并没有听到妙波的话。

    临行前,老和尚也只是捋着白胡子,拨着佛珠,朝我微微点头道:“去吧。”

    虽然他没多说过半句话,但晨光落在他布满褶皱的脸上时,我分明觉得他眼里有我无法体会的慈悲笑意。

    我就这样下了山。

    下山路上晨露浓重,横生的枝叶时不时刮过我的衣袖,在我半新的袈裟上洇出小块小块的深色,像是打了许多补丁。

    我不禁觉得好笑。临行前,因为我是出家后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讲这么正式的课,大师兄和妙波师弟千叮咛万嘱咐要我注意些形象,不可像往日那样随意。我在自己仅有的三件袈裟间比来比去,最终选了其中补丁最少看起来最新的这一件。可才走了几步路,晨露便为我打上了补丁。

    我越想越觉得别有意趣,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山脚下的路标旁,也就是我们约定的地点。

    正值深秋,天空蓝得阔远。我看了满眼的蓝,又低下头,看枯黄的路边草。四下空茫,寂静无声,我在心里默念着早课时读的经书。

    正念得入神,我的头被轻轻摸了一下。

    因为天逐渐转寒,我又没有茂密的头发挡着,便早早戴上一顶藏蓝色僧帽。来人就是在我的帽顶摸了一把,动作很快,摸完就收了手。我还没反应过来时,聂苑博已经微笑着搭话:“等很久了?”

    “没多久。”我说。

    “帽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他边说边走回车前,拉开副驾驶的车门,“放在暖气口旁烘一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