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我们真的给了四万两银子给那个汪文言,但他不认账了,汪文言这个丧尽天良的。”熊兆珪替妹妹回答道。

    “给了银子啊?”熊兆珪的这个回答,让韦宝很意外。

    “嗯,我们四处去借,把老家的宅院和田产都抵押给人了,才刚刚凑齐那些银子的。我家现在还欠了亲戚两三万两纹银,借了三十多个亲戚,只怕以后都还不上这笔账了。”熊欣儿也道。

    韦宝看着熊欣儿清纯秀美的脸蛋,他相信熊欣儿的话。

    而且,欠账有欠条,欠条做不了假,说明熊家真的付出过这笔银子。

    事实上,关于熊廷弼的案子,韦宝暗地里也派天地会统计署的人查过了,具体给没给银子,他是知道九成是给了的。

    那如果给了银子,银子上哪儿去了?至今没有得出具体的结果。

    通过天地会统计署获取的情报,韦宝也了解到了一些信息,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了。

    当时魏忠贤的态度,让中间人汪文言缺乏自信。

    因为,对于这样大的事,魏忠贤未必敢满口答应。

    官员可以通过拉帮结派的方式、自吹自擂的方式维系自己的地位,太监能靠什么呢?

    魏忠贤唯一能靠的只有皇帝。

    太监的一切全部维系在皇帝的好恶上,如果皇帝喜欢熊廷弼,不想问罪于熊廷弼,什么都好说,如果皇帝讨厌熊廷弼,那么熊廷弼死路一条,有银子也拿不住,当时就会失去一切。

    所以,如果魏忠贤确定皇帝讨厌熊廷弼,估计那个风口浪尖上是不敢替熊廷弼说好话的。

    其次,魏忠贤当时的影响力,也让中间人汪文言缺乏自信。

    看一件事,要参考事情本身的时间背景,天启二年的时候,魏忠贤还没有当上总督东厂。

    虽然那个时候魏忠贤是皇帝的亲信,但魏忠贤当时的影响力,应该并不是让人非常有信心。

    在这种背景下,韦宝估计汪文言又找别的门路了。

    既然如此,汪文言最初为什么要走魏忠贤的门路?

    韦宝猜测,主要原因是因为熊廷弼已经知道了主要症结在皇帝那里,皇帝就不愿意原谅他熊廷弼,所以只人收买皇帝身边的亲信,才有机会改变皇帝的态度。

    否则,皇帝不愿意原谅熊廷弼,而熊廷弼的罪行又摆在那里,谁也无法救熊廷弼的。

    不知道是汪文言,还是熊廷弼可能又觉得,想改变皇帝的态度,未必非得通过皇帝的亲信,应该还可以通过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