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范北他们的起义军的战斗力不如南疆精锐。

    但在两线夹击之下,蜀军一方的士气明显出现了变化。

    饶是那些蜀军精锐的脸上都露出了慌乱的模样,就更别提那些新卒与地方军了。

    毕竟当下他们面临的可是两面夹击啊。

    且不说范北他们,单说高至行一方的襄阳军。

    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许多士卒都是见过的。

    而在此时此刻,这两方一同对己方发动进攻,就算是战斗经验十足的百夫长,在这时刻都有些难以稳住心神。

    也得亏是谢光贤反应快,即时让己方的将领下去稳定人心。

    最终还是顺利的将一部分人手调出了中圈战场,去往前方抵挡襄阳军的冲击。

    ……

    瞿塘关外。

    不仅是徐朗这个行军总管亲自带头冲锋,就连高至行这位统帅都已经登上了战场亲自指挥进攻。

    这家伙从始至终只秉承着一个原则。

    不打则以,只要打,就必然是最终的绝战。

    而且对于这一战,高至行也是有十足的把握了。

    就像之前说的,瞿塘关依靠的就是那条狭道。

    那条狭道只有三五十米的长短,但就是这个距离,就几乎成了敌人望尘莫及的天堑。

    这不是因为别的,只因瞿塘关的城墙距离那狭道的终点只有五百步的距离。

    如此便意味着,高至行一方的炮虽然更加精良射的更远。

    但却无法在狭窄的狭道内拉开阵势让炮火发挥全部威力。

    而蜀军却能利用这个优势,在城墙上就对高至行一方进行全部的火力打击。

    要知道,在火器时代,一旦有一方的站位过于密集,那就等同于是在给对方送人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