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

    县城萃博酒楼。

    在北宋,不是所有酒店都能被称之为酒楼。

    首先第一点,便是拥有酿酒权。

    其次是规模,花、酒、茶、吃、住一应不缺。

    若是达不到上述两个标准,便只能被称之为脚店。

    萃博酒楼是整个临淄县唯一一家酒楼,早些时候是郑家在经营,后来郑家被灭门,自然也就成了常知县的家资。

    三楼最大的包间中,觥筹交错,红袖添香。

    四名貌美女子,身着绫罗细纱,两女作陪斟酒,两女轻歌曼舞。

    常知县坐在下首,正热情地介绍菜肴:“刘通判且尝一尝这道鱼脍,此鱼乃是山涧之中的赤鳞鱼,肉质鲜美清甜。长成筷子长短,需三年时光,一条鱼只取鱼背与鱼腹连接处的一小块。这一盘鱼脍,便需三十条赤鳞鱼。”

    闻言,刘宓微微叹了口气,痛心疾首道:“此鱼既在山涧之中,想必捕捉极为困难,为满足吾等口腹之欲,便劳财伤民,实是不该。吾辈读书人,当谨记横渠先生四言,上报君王,下安百姓,如此方不负十余载寒窗苦读。”

    “刘通判字字珠玑,下官受教了!”

    常知县放下筷子,掸了掸朝服,郑重行了一礼。

    其表情之肃穆,言辞之诚恳,可谓称之典范。

    刘宓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心头暗道,这常玉坤着实是个可造之材。

    可惜了,若不是得罪了蔡相公,他还真有心将其收归门下,当成自己人培养。

    如今蔡京虽已罢相,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官家始终有起复之意。

    相信用不了多久,便回重归内阁,执宰天下。

    况且,其子蔡攸还在朝堂之上呢。

    虽说这对父子闹得反目成仇,可谁知是真是假,说不得人家父子在合唱的一出大戏。

    “罢了,既是你一片心意,吾便尝一尝罢。”

    刘宓说着,拿起筷子夹了一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