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三年,大旱灾再次出现了,结果水流到了别处。

    开封东北的黄河堤坝决口,河水往东流入今东海不远的黄海。

    另一次堤坝决口使部分黄河河水流入涡水,然后进淮河再向南流入海。

    除了淹没大片土地并造成大面积的破坏、高死亡率和百姓流离失所外,这次洪水还严重地影响大运河在山东的一段。

    沙湾堤坝连续几次决口,那里是黄河和运河在山东西部汇合之处,运河丧失了大部分水源。

    由于北京深深地依赖运河运输的货物和粮食,京师处于其南方的供应来源被切断的危险之中。

    朱元璋瞧着大明四处闹灾,手脚冰凉。

    他其实觉得这就是上天在示警的意思。

    朱祁镇修建皇宫以及王振修宅子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的。

    那就只能加大徭役。

    最初南京需要大规模的徭役劳动,就有很多百姓不满。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那里许多建设仍在继续,但是在迁都北京后,随着此城被改造成“世界中心”,大规模的建设不断在进行。

    此外百姓服徭役为政府和皇宫提供了所需要的大批货物。

    这类劳务的履行不仅仅难以负担,而且它们的实施非常苛刻。

    老朱自己都不能控制住服徭役的人专心为他干活,更不用说其他皇帝了。

    官府过分要求的结果,那就是普遍逃避徭役。

    几千名工匠要么是逃避劳役,要么是被武力围捕去履行他们的义务。

    在有些地区,大批百姓干脆逃离故土而成为逃亡者,也就是朱元璋最不愿意看到的流民群体。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一旦百姓不受官府控制了,长此下去,朝廷更加收不到税赋,会造成极大的动乱。

    山西繁峙县有一半以上的登记人口干脆不知去向,大批土地荒芜。

    不仅是西北地区,连富裕的浙江等地,同样登记在册的大批百姓消失。

    百姓躲藏,土地荒芜,朝廷赋税都收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