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再强,明刀明枪败在面前,总归还能腾挪躲避、运筹帷幄,可是最强的敌人潜伏在身后,不知何时、不知何地忽然一击背刺,这才是最要命的。
可谁能想到,简简单单一个“驱虎吞狼”之计,便将潜入西域腹地的突厥人与阿拉伯人一网打尽,彻底扫清安西军后方之隐患,使得长安前往弓月城一线的补给线彻底畅通……
尤为重要的是狠狠的打击了关陇门阀培植在西域的势力,使其再也不能如以往那般恣意妄为,将丝路甚至是整个西域视为关陇之封地,肆意攫取本属于国家的利益。
可以想见,此番大捷一旦在长安城内传开,所取得之震动较之前番河西大捷尤甚!
怕是房俊“军神”之命愈发坐实,无数人为其歌功颂德。连带着,他这个储君之地位自然愈发稳固……
关注公众号:看文基地,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李承乾熟读史书,知晓但凡欲行大事,必有名臣相辅方能成功之道理,一个人再是英明神武,若无杰出之士辅佐,亦难成大事。
或许,房俊当真就是上天派来辅佐他成就大业的肱骨之臣?
细细思之,自从房俊崛起乃至于亲近东宫,自己的处境似乎便一日好过一日,非但从以往那种朝不保夕、诚惶诚恐的状态之中脱离,而且每每遭遇凶险,都能得房俊倾力襄助,从而化险为夷。
若说不是天命如此,还真就没法解释……
*****
正如李承乾所想那般,阿拉沟之战的结果在送抵宫中不久,随着有功之士的名簿送到兵部求情叙功,旋即爆发开来。
先是大食人厉兵秣马入寇西域,安西军孤木难支节节败退,眼看着大半西域尽落入蛮胡之手,丝路断绝,后有吐谷浑奇兵突袭欲谋求河西剑指关中,导致社稷震荡、朝局不稳,今年以来,可谓多灾多难。
然而正是这等帝国危及之时,房俊挺身而出,先是于大斗拔谷大败吐谷浑铁骑,将其二十年生聚之精锐一朝歼灭,如今又横扫西域,将突厥人、阿拉伯人潜入西域腹心之军队一鼓荡平,彻底通畅由长安前往西域之道路。
都说“国难思良将,乱世出英豪”,这等危急时刻房俊犹如彗星一般耀眼的表现,岂不正是“良将”“英豪”所应具备之风范?
一时之间,阖城震动,长安内外,士气大振。
对于百姓来讲,没有什么比安稳的生活更为重要,眼瞅着盛世已至,天下安居乐业、百废俱兴,谁有愿意整日里战火连绵、局势动荡?百姓之欢欣鼓舞可想而知。
然而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发愁。
那些就等着右屯卫折戟沉沙以便断去太子一臂的人接二连三的失望,难免心中忧愁,心中发虚。
难不成太子当真是天命所归?
否则何以明明在三五年前便有了被废黜之征兆,却在几年逐渐风生水起、步步走运?
“天命”,从来都是华夏文化最为崇敬之词汇。
可谁能想到,简简单单一个“驱虎吞狼”之计,便将潜入西域腹地的突厥人与阿拉伯人一网打尽,彻底扫清安西军后方之隐患,使得长安前往弓月城一线的补给线彻底畅通……
尤为重要的是狠狠的打击了关陇门阀培植在西域的势力,使其再也不能如以往那般恣意妄为,将丝路甚至是整个西域视为关陇之封地,肆意攫取本属于国家的利益。
可以想见,此番大捷一旦在长安城内传开,所取得之震动较之前番河西大捷尤甚!
怕是房俊“军神”之命愈发坐实,无数人为其歌功颂德。连带着,他这个储君之地位自然愈发稳固……
关注公众号:看文基地,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李承乾熟读史书,知晓但凡欲行大事,必有名臣相辅方能成功之道理,一个人再是英明神武,若无杰出之士辅佐,亦难成大事。
或许,房俊当真就是上天派来辅佐他成就大业的肱骨之臣?
细细思之,自从房俊崛起乃至于亲近东宫,自己的处境似乎便一日好过一日,非但从以往那种朝不保夕、诚惶诚恐的状态之中脱离,而且每每遭遇凶险,都能得房俊倾力襄助,从而化险为夷。
若说不是天命如此,还真就没法解释……
*****
正如李承乾所想那般,阿拉沟之战的结果在送抵宫中不久,随着有功之士的名簿送到兵部求情叙功,旋即爆发开来。
先是大食人厉兵秣马入寇西域,安西军孤木难支节节败退,眼看着大半西域尽落入蛮胡之手,丝路断绝,后有吐谷浑奇兵突袭欲谋求河西剑指关中,导致社稷震荡、朝局不稳,今年以来,可谓多灾多难。
然而正是这等帝国危及之时,房俊挺身而出,先是于大斗拔谷大败吐谷浑铁骑,将其二十年生聚之精锐一朝歼灭,如今又横扫西域,将突厥人、阿拉伯人潜入西域腹心之军队一鼓荡平,彻底通畅由长安前往西域之道路。
都说“国难思良将,乱世出英豪”,这等危急时刻房俊犹如彗星一般耀眼的表现,岂不正是“良将”“英豪”所应具备之风范?
一时之间,阖城震动,长安内外,士气大振。
对于百姓来讲,没有什么比安稳的生活更为重要,眼瞅着盛世已至,天下安居乐业、百废俱兴,谁有愿意整日里战火连绵、局势动荡?百姓之欢欣鼓舞可想而知。
然而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发愁。
那些就等着右屯卫折戟沉沙以便断去太子一臂的人接二连三的失望,难免心中忧愁,心中发虚。
难不成太子当真是天命所归?
否则何以明明在三五年前便有了被废黜之征兆,却在几年逐渐风生水起、步步走运?
“天命”,从来都是华夏文化最为崇敬之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