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兵者诡道也

    “口说无凭,你暂且把疑问放在心里,等此战完结就大致明白了。”对于杜文焕的不配合,洪涛也没什么责怪。

    想不通是正常的,没有对后世殖民战争的了解,在这个时代里很少有人能天生明白掠夺资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不用强行灌输任何理论,只要让他们看到结果,就会想通的。

    女真大军行进到距离宁远城3里左右安营扎寨,除了正东和东南方向之外,还在北面的山脚下布置了至少一万部队,连绵的篝火足足有几百堆,看上去如同繁星落地,煞是惊艳。

    从这一点上充分证明了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女真人非常习惯在山野间生活征战,却不怎么熟悉大海的脾气,在潜意识里选择了北边的山区,而忽视了南边的大海。

    “陛下,城外的暗哨发现女真游骑已经出现在城南和城西,十数骑一队,行踪迅速,若是河上的桥梁被其发现,恐怕会连夜遭到破坏。”

    由于皇帝坚持不下城,丁顺、杜文焕以及众参谋不得不跟着一起在城墙上就着凛冽的北风草草用完晚餐,然后全堆在旁边,汇报着各个方向发现的敌情变化。

    丁顺最为焦虑,他是头一次随大军出征,生怕漏掉了任何一个细节让皇帝陷入陷阱,有个屁大点的事情也得仔细汇报。

    “拆吧,不断了我军的退路怎么能让他们安心围点打援呢。”带着孤军进入宁远城,被切断后路是必然。如果女真人对河上的桥梁毫无动作,那洪涛才会心里打鼓,搞不懂对方要做什么了。

    “围点打援?”听着皇帝嘴里冒出的新名词,众将互相看了看,全不太理解。

    “三十六计的围魏救赵,你等想必都知道。围点打援与其相似,却又多了些手段。围魏救赵,突出的是个围字,攻其必救,迫使敌人回援。

    围点打援突出的是个打字,女真军队行动速度比较快,战斗力也比较强。他们用大军将宁远城团团困住,再加上朕在城中,就构成了围点打援的所有要素。

    只要听闻朕被围困,山海关总兵杜松,乃至朝中众臣势必要发兵援救,且会不顾一切的赶路。到时候女真人利用行动迅捷的优势在途中设伏以逸待劳,更容易击溃长途行军的疲惫之师。

    援军没了,宁远成了孤城,城中守军士气严重受挫。此时女真军队再合二为一,挟大胜之势,以优势兵力,想攻则攻,想困则困,胜券在握。”

    什么叫围点打援,古代兵书中确实没有准确记载,但意思都差不太多。以女真军队此次的各种举动来看,他们就是先示弱,不停后退,故意引诱明军出城,待远离山海关之后再找合适的地点予以反击。

    宁远城就不错,距离山海关至少4天路程,有坚城可守更容易放松警惕。只要明军进城,就等于钻进了圈套。等被围困之后只有坚守和突围两条路可选,而不管选择哪一条路,女真人都有办法予以痛击。

    坚守不出,用不了多久就会粮草短缺,只能被动突围。依照常理和大明军队的一贯作风,此时很难再保持士气和阵型,只要有一支部队落荒而逃就会引发全军溃散,届时女真军队可以紧随其后不断掩杀。

    <divclass="contentadv">假如杜松闻讯从山海关率部来救,那女真人就会在中途分兵设伏,先吃掉援军,再继续围困城中明军,最终还是一个结果。

    当然了,想玩好围点打援的战术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就是对地形必须很了解,知道在何处设伏最有效;其次要占据绝对的优势兵力,否则分兵之后不光打不成援军,还很可能被吃掉。最后则是战斗力,不管是围城的军队还是设伏的军队,都必须有咬紧牙关死战不退的能力。

    有道是困兽犹斗,当一支军队被逼到绝境时往往能在瞬间爆发出超出常规的战斗力,如果扛不住这段时间,让守军突围成功,局面立刻就会来个一百八十度逆转。

    巧了,女真军队正好符合上述的三个要求,同时还占了个额外的便宜,那就是大明皇帝。如果不是御驾亲征,杜松或者大明朝臣可能还不会匆忙派兵来援。只要采取稳扎稳打步步逼近的方式,再想围点打援可就太难了,搞不好还会腹背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