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帘之下,南宫皓天眉头一挑,冷峻的面容上浮现出几分玩味,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正在焦急思索、交头接耳的考生们,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

    他缓缓地站起身,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诸位,今日殿试,本是为了选拔贤能之士,为国效力。我南宫皓天虽非饱学之士,却也知‘文以载道,武以定国’之理。如今南方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危在旦夕,我提出此问,便是想听听诸位有何良策。”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更加焦急的神色。他们知道,南宫皓天这是在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个问题,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

    就在这时,秦淮景站起身来,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众人的心上。他走到南宫皓天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南宫皓天。

    “陛下,草民认为,南方水患之根本,在于地势低洼,河道不畅。因此,解决之道在于两方面:一是加强水利建设,疏浚河道,修筑堤坝,以防洪水泛滥;二是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赈灾救济,安置灾民,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无忧。”

    秦淮景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有着千钧之力。他说得如此流利,显然早已胸有成竹。

    南宫皓天听着秦淮景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个看似年轻的考生,竟然能如此深入地分析问题,提出如此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他微微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秦淮景,你的回答很好,很符合我的心意。你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心思缜密,实为难得的人才。今后,你可要好好为国家效力啊!”

    随着南宫皓天的话音落下,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那些原本还在焦急思索的考生们,也都纷纷松了一口气,对秦淮景投来了羡慕和敬佩的目光。

    而秦淮景,则静静地站在那里,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通往成功的重要一步。

    薛子羽站在一旁,心中妒火中烧,听到秦淮景的回答让皇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再也按捺不住,猛地跳了起来,指着秦淮景大声地喝道:“陛下,我认为此法不妥!将南方的水调至北方,工程量浩大无比,耗费资金无数,且路途遥远,水在路上不知会洒落多少,此举实在得不偿失啊!”

    他的声音尖锐刺耳,犹如利箭穿空,让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南宫皓天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地看向薛子羽,似乎在权衡他的意见。

    薛子羽见状,心中暗自得意,以为自己的话已经打动了皇上。他挺直了胸膛,继续道:“陛下,臣有一计,可解水患之困。只需加强堤防建设,疏通河道,便可将水患降至最低。此法既节省资金,又切实可行,远比那劳民伤财的调水之法来得稳妥。”

    他的话音刚落,大殿内便响起一片议论之声。秦淮景却是不慌不忙,他微微一笑,道:“薛大人所言固然有理,但堤防建设、河道疏通,这些工作哪一年不是在做的?为何水患依旧年年频发?正是因为我们仅仅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调水之法虽难,却是治本之策。只要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将水引至北方,不仅可以解决北方干旱之困,还能减少南方水患的发生。此乃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他的话音铿锵有力,犹如金石交击,让在场之人都为之动容。南宫皓天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点了点头,道:“秦淮景所言有理,朕觉得可以一试。”

    薛子羽一听此言,顿时如遭雷击,他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计策竟然被秦淮景轻易化解,而且还得到了皇上的支持。

    此刻的他,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但他却不敢再出声反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淮景得到皇上的赞赏和重用。他心中暗自发誓,总有一天,他要让秦淮景付出代价!

    南宫皓天将所有问题逐一解答完毕,整个学堂内一片寂静,唯余他那沉稳而坚定的声音在回荡。他扫视着台下的学子们,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欣慰与期许,仿佛看见了北虞国未来的希望之星在熠熠生辉。

    “你们都是我北虞国的骄傲,是这片土地上的明日之光。”南宫皓天微笑着说道,声音里充满了温暖与力量,“今日暂且放下书本,各自回家好好休息。待过三日,我会将成绩公布出来,届时我们再一同庆贺。”

    学子们闻言,脸上纷纷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他们起身向南宫皓天鞠躬行礼,然后陆续走出了大殿。秦淮景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准备乘坐马车回家。

    然而,就在他刚坐上马车,准备起程之际,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秦淮景抬头望去,只见一辆红色的骏马疾驰而来,马上的骑手似乎失去了控制,直奔他的马车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