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王玉也加入了上学的队伍,风雨无阻。

    尚延不爱学习,但是耐不住每天尚文都会检查他的功课,问他一天都学了什么,说不出来,就会挨蔡春一顿打,两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有人陪,有人管,上学也有上学的乐趣,尽管辛苦了点,也渐渐习惯了下来。

    课堂上老师讲三字经,学“人之初,性本善。”告诉他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尚延听了进去,于是出门上学的时候,把蔡春给他的鸡蛋丢给了正在村口胡乱挥动柳树条的守村人,尚文也不阻止,他认为小孩子有善心是好事。

    尚延每天都要会在村口看到守村人,整天胡子拉碴的,头发长到遮住了眼睛,穿的衣服又破又旧,小尚延正是好奇心最重的时候,坐在三轮车上,天真地问尚文

    “爸爸他到底是谁?”

    尚文听见了,但他没回答,尚延没有得到答案也不气馁,接着问:“他有家吗?”

    这次尚文回答了他,只有一个字

    “有。”

    那时候尚延还不懂这个字的意思,以为所谓的家是他想的那样,温暖的房子,热乎的炕,还有疼爱他的父母,直到很多年后他才知道,家有很多种形式,他所想的只不过是最直接的那种。

    小尚延很聪明,接受知识的能力很快,并且尚文时刻管着他,总归没那么淘气了,学习还不错,顺利上了初中,王玉也是,两个小孩都聪明伶俐。

    尚文有了一份新工作,镇上新开了一家书店,正缺售货员,而且要有些文凭,于是尚文争取了过来,整天就坐在书店里,卖着书,看着书。

    下午的时候,尚延和王玉推门进来,听那不急不慢的脚步声,尚文就知道是他的儿子,于是头也不抬继续看书。

    “爸,你又在看什么书?”

    尚文摇了摇头“说了你也不知道。”

    尚延瘪瘪嘴,不服气说:“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

    “你字都没认全,还是等认全了再说吧。”尚文有意刺激尚延,这孩子这几年性格上收敛了不少,甚至有些随和,但是性格里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隐隐露些势态。

    尚文觉得身为一个男孩,不可太过于随和内敛也不能太较劲,两者中和一下最好。

    于是又补了一句“以后你会比我好上很多。”

    他的儿子一直是他的骄傲。

    晚上回家,尚延听蔡春说,对门刘奶奶的老伴今天去世了,两人一辈子没有子女,都是互相扶持过来的,上午去世,下午就下葬了,直接省去了吹喇叭的环节,是老太太的主意,村长张家义还特地问了一下老太太,老太太说

    “不用,他这一辈子活得够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