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楼的庆功宴摆的声势浩大。半座楼的人都是为庆功宴而来。
喝着喝着,不止商户们,便是楼中的文人骚客,便服官员也都纷纷向刘氏兄妹敬酒,表达钦佩之意。除了原本就在楼中的,还不停有路过的行人登楼拜望的,杏花楼主人本就以能招待刘绰和刘谦为荣,生意又好了许多,直接全场酒水打折大酬宾。
若不是因为有宵禁,刘氏兄妹非得都被喝趴下才行。
刘谦和刘绰喜提新称呼,“两位少侠”和“两位小英雄”。
虽然,也有一些官员为了升迁攀附宦官,但总的来说,历朝历代的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都是水火不容的态势。如今宦官势大,心里憋着委屈的,不止普通百姓,还有士子文官们。
加上,刘家人对庆功宴的处置态度又是如此的不卑不亢,坦坦荡荡。既没有张狂招摇,也没有自命清高,更没有怕事到躲起来闭门不见。
就更让文官集团喜欢了。
虽然刘坤只是个正七品下的太子通事舍人,官职不高。但写信举荐刘珍和刘谦入国子监读书的高官名流却有不少。便是刘坤再去东宫当值的时候,身边人对待他的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他又是恭敬又是羡慕。恭敬的是刘家人的正直勇敢,羡慕的自然是刘坤养了一双好儿女。
东宫右春坊是储君的官署,职比中书省,长官右庶子二员,次官中舍人二员,另有太子舍人四员、通事舍人八员、右谕德一员、右赞善大夫五员、录事一员、主事二员。后来,八个通事舍人更是隐隐以刘坤为首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总之,经过时间的发酵,五坊使案成为大街小巷,茶楼饭馆的热议话题,经久不衰。
知道刘绰去东市时曾说过,要买奴婢,就有不少人送来品貌上佳的奴婢,都被刘坤婉拒。
唐代,赠送奴婢本是最普通不过的人际交往礼物。有聪明的豪绅,见刘绰一家宅子小,以为刘坤是怕人多了住不开才拒绝,便既送奴婢又送宅院。曹氏难免心动,可考虑到孩子们的婚事,还是忍住了没要。
而亲眼见证过当天庭审的人,更是成了香饽饽,逢人便能被拉着喝顿大酒,听他们将刘绰的辩才狂吹一通,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直到第二日清晨,洗漱过后,刘绰才读了李二的信。
她先拆的寄到长安的。
“绰绰,见字如晤。想必,展信时卿已在长安。每念及此,我便归心似箭,夜不能寐,恨不能插翅飞至卿身边。好在,年末,我会回到长安,处理家中在都城的一应交际应酬之事。待观卿及笄之礼后,再返彬州。如此,便有数月可与卿相伴,倾耳而听,畅叙过往。彭城一别,已有六载,不知卿如今是何模样,期之盼之。这些年,我一直勤于弓马,体貌康健,料卿见之,必定心生欢喜。”
刘绰满脸黑线。
臭不要脸!
这小子真直白,套马杆的事他根本就没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