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温室的内部肖恩用粘土精心堆砌了一个半封闭的壁炉用于加热。他在泥墙表面设计了两条环绕屋子的传热泥质通道与炉膛相连通。

    这些通道使得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均匀地散布到温室的每一个角落从而确保整个温室内的温度都能维持在适宜作物生长的15℃左右。

    通过不断地添加柴火肖恩成功地让室内温度保持在了理想范围内。

    这样就是苦了一些肖恩,他必须定时的看管着壁炉,防止炉火熄灭,导致温度下降。

    好在有温泉可以缓解疲劳,能够勉强坚持下来。

    然而,肖恩深知,适宜的温度只是作物生长的一个条件,湿度的控制也同样重要。

    长期的烧火会让空气变得干燥,于是他在温室的墙壁上开凿了几个小孔,拿着用竹节做成的水管连通屋子外侧泥土做成的供水塔,里侧则是一个蓄水的水槽,用来不间断的供给水分。

    肖恩通过精准地操控水槽里的水流,不时地进行洒水作业。这些水珠在空中弥散开来,形成了一层细细的水雾,既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又不会让温室变得过于潮湿。

    整整一天半的时间,简易的育种温室小屋从无到有,拔地而起。

    下午时分,花了300G,买完相关种子与少量相关肥料的肖恩回到了小屋,正式开始育种工作。

    为了保险肖恩准备了一盆40℃的温水,由于时间紧急,加上特殊肥料没有作为种肥的相关数据。

    肖恩还是拿出了特意从皮埃尔家购买的种肥,按照1:10的比例融入水中,再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

    这个过程能够让种子吸水膨胀,软化种皮,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出苗率。

    同时浸泡充分的种子会下沉,而一些天生胚乳残缺的则会上浮,可以有效的筛选出种子中的残次品。

    浸泡了整整12个小时后,肖恩将种子捞出。

    这些种子被肖恩小心翼翼地用湿纸巾包裹着,然后置于温室内的置物架上,定时的喷水保湿。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催芽。

    为了确保温室内的环境稳定,肖恩不时地往壁炉里添加柴火,并通过水槽里的水进行洒水作业,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在等待的过程中,肖恩并没有闲着。

    他从仓库中拿出了之前制作的竹制育苗箱,这些育苗箱是用竹子编织而成,透气性好且易于搬运。肖恩将育苗箱整齐地摆放在温室内用泥土垒起来的层层置物架上,为接下来的播种工作做好准备。

    良好的土壤环境对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至关重要。随后,肖恩开始制作培育土。

    肖恩从后院阴干的角落里拿出之前疏通水渠时收集堆积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