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琴迷,由于不断的训练,钢琴语言词汇变得丰富起来,词气纵横,奏式多变,快慢、长短、强弱、断连、刚柔、明暗、高低、旋律性与节奏性的处理有一定的平台;有一定的想法,思想境界相对不深,钢琴弹奏逐渐可能表达某种情怀或心情,表现力虽丰富了许多,却大多都是乐句层面的表现力,而不是乐曲层面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没有系统的思维观察与思考,此时是‘看山是山,画出好山’......”

    阿德莱德目光闪动,脑海里苏落的声音在回荡着,字字句句清晰无比。

    “第四层,琴奴,琴法森严、注重琴技、循规蹈矩,为琴而琴,琴为固势,钢琴只是为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无个性,无创造性,模仿性强,雷同性强,此时是‘看山是山,为山而画山’。”

    “第五层,琴戏,开始刻意求变,探索琴技、琴法、琴理融为身体与精神语言,即用琴无碍;追求个性化风格及思想的表达。情琴相融,情生琴造,即兴创作,尽求脱除匠气,而不是为琴而琴。此时‘看山不似山,山亦为山,山本为山,山来山去’。”

    “第六层,琴我。此境之后,彻底摆脱琴奴之相,不再是为琴写琴,为琴弹琴,琴为心之声,琴发于灵,有物有事所指,一气呵成。

    形成自我的风格、气韵或气势,并形成自我的有个性化的人文情怀。观山则情满于山,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情感。所以,其琴能深深感染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此时,‘看山不是山,山即我心,为我所用,画山似山,我心即山,即为御山之人’。

    再往下,便是第七层,琴越。”

    阿德莱德记得很清楚,苏落讲第七层的时候,停顿了很久,只是看着他淡淡的微笑笑,笑得阿德莱德心里翻江倒海,也笑得他对苏落五体投地,因为,他当时就卡在了这第七层的“琴越”里。

    “琴越。长期的钢琴操练及自我风格与思想的日益完善,不再‘为钢琴而钢琴’,不以突出自我为目标,不受小我之束缚,不受琴技、琴法的局限,有自我的、成熟的艺术思想体系。

    其琴状态自然、内容广博,视界广阔,寓象深刻,风格高旷;琴意象现实而深幽,平实而厚重,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及人文关怀。

    听众能从中阅读出一腔慈爱、包容、悯恤民众、达济天下、批判不公的浩瀚胸襟;不虚伪,能超越小我,能坦开胸怀,以最真的一面诚对受众,甚至是深深的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自我批判。

    哈哈,所以呀,我的《卡农》之后,你就认输了,若非如此,估计你当场就会炸毛要把我压下去。”

    “......那,第八层是......”

    “无念琴!无我,无为。

    强行为琴而琴,结果就是琴不高琴。从有我到无我,突破钢琴及钢琴表现自我的禁锢,以无琴之法演绎,因以无招式的钢琴方法而使之达到琴法自然的境界。

    曲与琴合,琴与指合,指与腕合,腕与臂合,臂与身合,身与心合,心与意合,意与境合,人琴一体,自出机杼,心无所碍,意无所碍,琴无所碍,曲无所碍,无人工痕迹,无追求表现自我的痕迹,这便是无招胜有招!”

    “无我、无念、无为......无招胜有招,我...就是这么败的。”

    阿德莱德可以感受得到,只是,没有像苏落这样用清晰度言语词汇总结出来罢了。

    “那...最后一层是......”

    “第九层啊,那就真正得道了,所以我叫它‘琴道’,此时是‘无不为’的境界,真正的大自由。

    又要无为,又要无不为,很懵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