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人心中永远都有一杆秤,不因强权而失去平衡,不因暴力而销声匿迹。这杆秤是天地间的公理和心中的正道。

    对百姓而言誉帝就是那个卑鄙的篡权者,无耻的强盗。再加上百姓心中对弱者的同情,让他们心中都为太子一脉不平。人可以向权势屈服,可人心所向从来不会被愚弄。

    随着慕容明的宣告,北燕人心浮动。这让誉帝很是愤怒。紧接着他便派亲军征讨。原本对外出征之事都是交给闻人家族的,这样既可以显示誉帝对各大家族的信任,实际上也借此消耗各大家族的实力。

    不过对付慕容明他可不敢派闻人家族出征。当初闻人家族可是对老先皇最忠心的。而且前太子的母亲正是闻人氏。当初事发,闻人家族正率大军在外,根本来不及赶回,这才让誉帝得手。倘若闻人家族在燕都,誉帝能否成事还是两说。此举令闻人家族极为震怒,不过见事不可为只好作罢。

    这些年为了避免纷争,闻人家族基本上领军在外,不归朝堂。最近两年局势稳定,闻人老家主才带着嫡孙女闻人静回到燕都。不过闻人家的男子却没有一个回来的,他们也是怕誉帝对他们下手。

    回燕都前闻人老家主就交代了所有事。一旦自己这边出了事,闻人家就选新家主,到时只要军队在手,在哪儿都有活路。绝不受誉帝威胁。可见闻人老家主不但智慧还是个狠人。

    誉帝对闻人家也是极为忌惮。

    闻人家的军队,连黑燕组织都插不进去。可见其治军厉害。

    带兵征讨慕容明的将军名唤章程。是北燕帝国的名将。根据情报慕容明的部队大约二十万人。于是誉帝给了章程三十万人征讨。

    在誉帝看来,慕容明不过是一介小儿,所率部队不过是乌合之众,以北燕名将率领帝国精兵三十万,自然能大获胜。可是誉帝并不知道,慕容明背后是一群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力量。战事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誉帝所想。

    章程率领大军一路南下,当他到达情报中所说的慕容明所在之处时,才发现根本不是他所想的那样。情报中所说,慕容明军对如同强盗,所过之处诛杀官员,劫掠一空,以致民怨沸腾。

    然而事实是,慕容清却是诛杀了不少官员,可那都是百姓口中的贪官污吏,而且慕容清军队所到之处,不拿民众一丝一线,不扰民。根本没有情报所说的种种劣迹。反而百姓得知他是先太子的嫡子,皆是对他心生好感,报以同情,有的地方甚至欢呼致意。

    这让原本雄心勃勃的章程如坠冰窟。这一点都不夸张。一路上他也听到百姓关于慕容明的议论,更多的都是期待,同情,支持。虽然大家明面上不说,可那种发自内心的倾向,谁都能感觉得到。

    这些年百姓在誉帝高压统治下,不说民不聊生,也是怨声载道。再加上誉帝上位本就不被民间认可。现在慕容明的出现,让百姓心中有了憧憬。他们希望慕容明能够改变自己眼下的生活状态。毕竟先皇和前太子在百姓中的口碑都是极好的。

    若非如此,在誉帝这般高压下,早就狼烟四起了。

    慕容明得知来者是章程。急忙找东方野商讨此事。慕容清自小教慕容明的大多数为君之道,而非领兵作战。这些年明帮的生活经历,让慕容明在实践中也能领兵。但是毕竟比不得东方野他们这些专业的军人。他也是极为清楚。若想复位离不开东方野他们的帮助。

    经过详细侦查,东方野等人对章程有了深入的了解,甚至他有几个小妾,每天晚上在谁的房里多长时间这种事都被探查的一清二楚。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己方对章程的调查如此详细,而章程对东方野等人一无所知。如此慕容明这方岂能不胜?

    根据慕容清的要求,战争必须在北燕之外进行。这也是他不想波及北燕百姓,这不仅仅是他为了收买人心,而是在慕容清心里,百姓都是自己的,自己有义务为他们谋取利益。这也是慕容清从小教育的结果。

    东方野同意了慕容清的要求。

    毕竟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交好北燕,让北燕脱离诸国联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青玄帝国的危机。

    伤害北燕百姓,有百害而无一利。

    章程的军队终于到了北燕边境,他一路追着慕容明到此,他也是明白了慕容清的意图,在帝国之外决战。